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四章 心平氣和的叔侄,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燕大捷的訊息傳到應天時,朱雄英正在把著朱文聖的手,教他寫字。待耿炳文唸完軍報後,朱雄英抱起兒子,笑吟吟的對耿炳文說: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是的,朝廷用雷霆手段,平滅燕逆,這對鞏固皇權,威懾諸王,絕對是有積極意義的。估計現在的藩王們,晚上作夢都在擔心,朱棣的事會連累到他們。
朱雄英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用鮮血,爭取來的機會輕易熘走,當即下旨:命各地駐守藩王,受旨之日二十日內返京,參加獻捷慶典,藩地事宜交由世子處置。
另外,命東閣根據藍玉呈報的褒獎名單,銓選軍功,論功行賞。同時,令其加派人馬,將燕逆一黨,押赴京城,靜候處置。
旬月,諸王陸續進京時,燕庶人朱棣及其一眾黨羽,在鄭國公-常茂,中軍護衛指揮使-藍誠的押解下,抵達應天郊外。
而早就候在此處的,司禮監首領太監-魯植,卻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將燕庶人-朱棣,單獨押往東陵-仁恩殿。
仁恩殿是洪武三十一年,改東陵制所擴建的。紅牆、黃瓦、彩繪額枋、斗拱、白石臺基,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仙境。
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九五,代表帝王九五之尊。朱標活著的時候,沒當上皇帝,死後倒是得到帝王該有的一切。
朱棣剛邁入大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根根,雙人合抱不能交手的楠木巨柱,矗立在柱礎石上,直通殿頂。......行至深處,便見到朱雄英正在給仁宗上香。
魯植上前行禮,恭聲言道:“陛下,燕庶人帶到了!”
恩,應了一聲,朱雄英擺了擺手,示意其退下。
隨後回身仔細打量了朱棣一會兒,澹澹道:“四叔,朕以為你的精神會萎靡一些。”
對朱棣,他還是瞭解的,驕傲到了極致,他這麼驕傲的人,兵敗被俘,多大的恥辱啊!不僅沒自殺,精氣神也不錯,有意思啊!
“皇上你馭將有方,徐允恭那王八蛋,打起仗來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本王服氣,輸的不冤枉!要殺就殺,你四叔皺一下眉頭,就不是太祖的兒子。”
造反怎麼了!身在帝王家,凡有血性必起爭心,先帝一介布衣開創大明,多勵志的榜樣,朱棣學習一下怎麼了!
翻開那一頁頁的史書,字裡行間,那一篇不是寫著爭當皇帝。他與皇帝心裡都清楚,這種事本就沒什麼道理可言,所以當然用不著羞愧。
“姚廣孝用燕王妃等人作餌,掩護了他和朱高煦的逃亡,毒士啊!”
“不過你放心,朕已經給錦衣衛下旨,哪怕是搜山檢海,也要捉拿二人歸桉!”
是的,朱雄英這話,就像小刀子一樣,戳中了朱棣的心。連他最信任的兒子和謀士,在最後的時刻都背叛了他,靖難怎麼能不失敗。
“天時地利人和!全被你佔了,四叔也只能勉力為之!”
“不過,皇上能這麼心平氣和,的確在本王的意料之外。我還以為,你會歇斯底里呢?”
說畢,朱棣的目光落到了仁宗的牌位,走上前去跪了下來,面帶傷感,恭聲言道:“燕王朱棣,叩見大明仁宗皇帝陛下。”
“大哥,臣弟回來了!”,原本朱棣以為他再回到應天,會是王者歸來,可誰想到竟然是一介囚徒。
不過,總算是回來了!能在朱標的神位面前,磕三個頭,就算跟大哥賠禮了,叔叔欺負侄子,他對不起大哥。
至於先帝那,讓他去,朱棣也不想去。老頭子偏心,一心弄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太子之後有太孫,嫡長子就能保證每代嗣君的質量嗎?
換成他當皇帝,一定比朱雄英這小毛孩,將天下治理的更好。要不是,佔著嫡位,手握玉璽,靖難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