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張揚!,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應天這邊,派出的欽差正使是岷王-朱楩,副使是駙馬都尉-榮國公-梅殷。與欽差衛隊同行的,還有瞿能、卜萬、莊德、李堅、吳高、何福六員大將。
太子爺擔心朱雄英年輕,鎮不住這麼多的藩王,挾制不了北方諸邊計程車馬,所以特地從親信中,挑選了他們六個,幫助其理順北線軍務。
這是來自親爹的好意,朱雄英沒理由拒絕。這些年,朱雄英的精力大多放在關中軍隊上,潼關以西他軍令可以暢通無阻,可要到人家地盤,便不好說了。
那些藩王將領,都是有各自派系的,雖然明著不敢頂撞,暗地裡卻是不好說,搞一套陽奉陰違,就夠朱雄英喝一壺的。
自古以來軍隊從來都是難掌控,就算他當了皇帝,也不可能把將領們換個遍。可這又是他不得不克服這個困難,整合各系各派協同作戰,是皇帝給他出的考題,不得不做。
沒辦法,大明的藩王都掌握軍隊,三護衛自成體系;邊軍的將領們又都追隨皇帝多年,盡皆驕兵悍將。皇帝、太子又都健在,沒有足夠的手段,休想讓他們全心全意。
當然,對朱雄英來說,首先要鎮住就是他父王麾下的這六將。這六個傢伙,是典型的口服心不服,這不行,朱雄英得讓他們明白,咱這個徵北大將軍也是打出來的。
所以,特地命徐允恭,在藍田大營舉行一場軍演,他也要從其中選拔三萬驍勇之士,參加第十二次北伐。西征之役,西軍一戰成名,他們六將當然願意見識西軍的風貌,所以也都欣然應諾。
可西軍這一出場,整齊步伐,嚴密的軍陣,讓將軍們眼前一亮。都是飽經戰陣的人,一眼就能出軍隊的好壞來。像西軍這般動作整齊劃一,步伐一至,軍陣無嘈雜之音,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過去,朱樉在關中就藩時,秦軍的戰力實在不值一提,三秦子弟耐戰的優良傳統,不得不令人質疑。可這幾年,換了西軍的名號,投到太孫門下,搖身一變,老母雞變鴨,能起來了。
“諸位將軍,這是太孫親自編撰的《軍士操典》,西軍所部軍隊,皆按此成軍!”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咱們這些人,再不變可就要被時代淘汰了!”
瞧藍玉這得意的勁頭兒,就好像這操典是他寫的一樣。六將跟他都是老熟人,雖然資歷上不如藍玉,但對他在東宮玩這一手“變臉深喉”卻很不以為然。
他們倒不是同情呂氏,而是覺得作為東宮的將領,大明的勳戚,藍玉連太子都信不過,實在有違人臣之道。
不過,將軍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將士們歡呼聲吸引了過去。只見朱雄英騎了一批棗紅色戰馬在軍前掠過,靜若處子的西軍,好像了被點著的乾柴,士氣又提了三分。
直至朱雄英翻身下馬,走上閱兵臺,將士們的歡呼聲才戛然而止。諸將也趕緊起身,在藍玉的帶領下,向皇太孫行以大禮。
落座後,朱雄英擺了擺手:“好了好了!在軍中一起從簡,以後也一律按軍禮行事!”
應了聲諾,藍玉等人拱手正色道:“標下等參見徵北大將軍!”,相比於君臣之禮,軍禮更能讓將軍們自在些。
衝徐允恭點了點頭,各部隊開始軍演,六將都嚴肅起來,又是操典,又是軍陣的,那都是花架子,只有諸兵種的操演,才能看出西軍的真正實力。
閱兵前,有人勸過朱雄英,勝不可張揚,過度暴露自家的實力。可朱雄英卻說,勝得張揚,你不張揚,人家還不到處說,關中窮山惡水、山匪林立!
而太孫、藍玉二人點評諸部之時,諸將也小聲的議論起來。
“老徐,瞧見沒那支騎兵沒有,馬上刺殺盡皆正中草人的咽喉,動作是又狠又準。”
“你沒聽值官介紹,這些騎兵曾跟隨太孫千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