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換了人生,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察哈爾之亂,朱雄英漁翁得利,一舉解決掉最近邊境的一大隱患,繳獲馬屁幾十萬匹,牛羊數百萬頭,其他鐵器、金銀數量還沒有統計出來。
還解救了六萬七千餘被奴役的漢族同胞,瞧著大明的軍旗立在察哈爾大營,人生晦暗的他們,再也繃不住了,撕心裂肺的哭聲,聽的人心裡那叫一個不是滋味。
朱雄英特意在營地西側開闢一座新營,讓他們可以在明軍的羽翼下,吃飽喝足,睡個安穩覺。並特地命戶部主事-夏原吉,負責安撫這些漢族同胞。
對於察哈爾八部,朱雄英決定打亂重編,阿剌處、敖漢兩部監管浩齊特、烏珠穆沁,組成新的左翼;乃蠻、兀魯監管蘇尼特、克什旦,組成新的右翼。
並擬建一座新城,駐軍兩萬,設定官吏,由他們監視整個察哈爾部。一級看一級,一級管一級,慢慢的推行大明的律法。
半個月後,朱能部勝利告捷,河套二十七座城池,盡數被攻佔,河套地區目前只有少數的散兵遊勇還在抵抗,他已經命令部隊開始肅清區域了。
既然作戰達成了,那就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朱雄英隨即下令,東西兩面的藍玉、徐允恭、傅友德、王弼四部,相互掩護、循序而退。
朱能部暫且駐防河套地區,等待四部及朱雄英解救的漢人奴隸抵達。且朱雄英還將戰報,銓敘軍功的事宜,交給了朱棣、耿炳文。
而他自己則坐在牛車上,與察哈爾部解救出來的漢人奴隸,與他們聊家常,聽聽他們對未來沒好生活的展望。
“太孫殿下,我們到了河套,真的能分到地嗎?”
“還免五年的稅賦?我的天啊,那得換多少牛羊啊!”
“不僅給耕地,還分牛羊,我的天啊,我不是在作夢吧!”
......,當奴隸時,他們的一切都是主人,包括生和死,他們很難想象,朝廷會給他們這樣優握的待遇。從地獄一日之間就到天堂,驚喜太大了,他們一時真的接受不了。
可朱雄英卻耐心的跟他們解釋著,種種安撫政策,作為大明的儲君,他有全權處置、安置一切事宜。不管是賦稅、待遇、賞賜,都可以一言而決。
就比如說牛吧,耕牛在大明朝也不是很富裕,讓他們每戶人家都配給耕牛,朝廷是做不到的。
但朱雄英卻給他們想了一個折。這次繳獲的肉牛不少,殺了吃掉太可惜了。莫不如把它們用來耕地,這樣既能保證不浪費,也能保障耕牛的需求。
是,草原上的肉牛,野性足,不如耕牛聽話。但想讓它們老實聽話,也未必沒有辦法。就比如說,給牛穿鼻環,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這不是朱雄英的臆想,而是古已有之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靠近北部草原的晉國就已經開始使用牛鼻環,靠著牽引來從事勞作了。
只不過,那時候不加牛鼻環,稱之為“桊”,據《呂氏春秋·重己篇》記載:桊、使五尺豎子引其桊。而牛恣所以之,順也。
指了指腦袋,朱雄英笑道:“瞧,祖宗們的智慧,遠不是我們能及的。他們早就給我們這些後世子孫,留下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朝廷不僅要管你們的生活,更要在各城建立書院,讓你們的孩子能夠讀書,明事理,入仕為官,造福一方。”
“總而言之,那裡已經是大明的土地,你們只要遵紀守法,就可以在那裡安居樂業,不必再過朝不保夕的日子。”
對於這些淪落敵手多年的漢人奴隸,首先就是讓他們,切實的感受到,身為大明的子民,光明正大的站在陽光的民族自豪感。
只要肯努力,只要奉公守法,大明帝國,可以庇護他們的子子孫孫。
當然,難處也不是沒有,河套地區的耕地,早就退化成了草原,想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