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戰戰!,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徵北軍中軍大帳

滿臉愧色的吳允誠向太孫稟告著,與巴尼庶談判的詳細過程。同時,也向太孫請罪,因為他的無能,辜負了太孫的信任與恩遇,實在罪該萬死。

自洪武元年開始,明軍先後進行了十二次北伐,北元殘廷元氣大傷,損失慘重。巴尼庶那麼明事理的人,吳允誠想不明白他為何愚忠至此。

要說關係近,他們與黃金家族,有納哈出、阿札失裡關係近嗎?又不是要他們必須歸附,用他們氈房外的奴隸換命,買賣還不夠划算?

可朱雄英非但沒怪他,反而讓朱棣把他扶起來,然後招了招手,示意二臣上前來。拍了拍桉子上一套厚厚書,讓他倆隨意取閱。

“這本書叫《朱因尼征戰記》,是波斯的學者-志費尼撰寫的,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遠征的故事。”

“這書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其耳聞目睹的史實。”

當年,朱雄英在西安遇見了一位波斯商人,花了五千兩銀子,才買下的此書。隨後,又請了精通波斯文的學者,翻譯了兩年,才寫譯成了漢字。

想征服一個民族,首先就要了解他們,除了在戰場上,剩下的便只能在書本中。五千兩不是個小數字,一個貧瘠的縣,一年結餘也不一定有這些。

可朱雄英覺得,這錢花的值,這本書中不僅介紹了不少經典戰例,更是讓他對蒙古人有了一定的瞭解。孫子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老將軍,你給巴尼庶修書一封,就說孤答應他的請求,五千對五千,孤親自與他對陣。”

“另外,附加一條,若是孤勝了,察哈爾八部,必須歸降大明,向大明稱臣納貢。”

聽了太孫這話,朱棣立刻站出來反對,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孫伯符白龍魚服之事,絕不可取。萬一有所損傷,斷的是大明的國祚。

如果,非要應戰,那就由他去。他是大明的藩王,太孫的親叔叔,身份差不了多少。朱雄英沒必要親自上陣,那太給巴尼庶臉了。

常森平日最瞧不上的就是燕王,可今兒他卻要站在朱棣這一邊。巴尼庶是什麼東西,不過是個蒙古部族的首領,他憑什麼讓大明的國儲折節。

可朱雄英卻異常倔強,別的事,他都可以納諫,唯獨此事,絕對不行,他必須親自上陣,以洗刷漢民族被異族蹂躪百年的恥辱。

與此同時,心裡也在吐槽著朱棣小看他,咱這打仗、惡仗也不是沒打過。又不像你家的那位,是去當什麼留學生的。

“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胞任人欺凌,這是男人的恥辱,更是軍人的恥辱。”

“孤身為大明國儲,如果不能親自上陣雪恥,將來有何面目,去面對中原的百姓!”

阿達等人雖然是刺客,但他們的遭遇,卻觸到了朱雄英心中最軟的地方。曾經何時,他聽人說過,愛國,是流氓無賴,最後的遮羞布。

連流氓無賴都知道愛國,他這一個未來之君,要是連他們都不如,將來還有臉坐在奉天殿,君臨天下,發號施令嗎?

“不必再議,老將軍寫信,卜萬部替回濮璵部。”

“孤倒是要親自領教下,怯薛軍這支百年勁旅,比我的軍刀部隊如何!”

在唐朝遺留的秘庫中,也找到了一些甲胃,兵器。朱雄英對其中的唐橫刀是情有獨鍾,特地召集了關中所有的能工巧匠進行彷制。

可這東西的製作工序太麻煩,他們日以繼夜趕工,才做了區區一千柄。朱雄英倒要試試,大唐的神兵,能不能擋住蒙古人的鋼刀。

三日後,兩軍陣前

朱雄英飛馬從陣前掠過,一勒韁繩,坐騎的前蹄騰空而起,來了個立欽踭。明軍陣中,隨即發出陣陣暴喝,為殿下精湛的騎術喝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