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爭議!,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議之後,明軍進入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各部將校也依據徵北軍行營的軍令,從朱棣、劉璟處領取軍需,然後依次率領軍隊開拔。

好訊息是,周興不服所託,到任僅僅七天,就當了三場勝仗,斬俘敵一萬八千餘,東海女真已從前面進攻,轉為且戰且退的狀態。

朱雄英終於可以放心,自北平而出,一路向北殺去。這一路上,大小部落的頭人、貴族,投書請降者,多達百人之多。

朱棣也是進言,順勢收下,徐圖以進。可朱雄英卻給他算了筆帳,乃兒不花、咬住、阿札失裡、塔賓帖木兒等,都是朱棣親自受降的降將。

前兩個圖謀不軌,反跡以露,被朱棣拿下,解送京畿腰斬棄市;後兩個呢,正帶著東海女真與徐興部激戰。有這四個人做例子,朱棣真該好好反省一番,博愛胸懷是好,可不能濫用。

當然,降將也得因人而異,像擴廓父子這般,盡了人臣本分,勢窮而降的,還可以斟酌一二。但像這種主動寫效忠信的,能是什麼忠臣良將,就是見風使舵的狗而已。

被太孫當著將領們的面一通數落,威望甚重的朱棣,真的有些掛不住臉。是以,不得不把話題到當前的佔據上,此事擋在他們面前的正是察哈爾諸部。

察哈爾本部有八個鄂托克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敖漢、乃蠻、兀魯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四大鄂托克組成。

“察哈爾”是古突厥語,意為宮殿的侍衛,全稱為好陳察罕兒,起源於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魯禾帖尼的屬民。察哈爾在蒙古各部落中,應該說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部分。

他的部民主體始於成吉思汗創立怯薛軍,怯薛軍是北元的精華所聚,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從萬戶長、千戶長、百戶長和自由人的兒子中挑選的品行端正、武藝高強、相貌端莊的人組成的大汗護衛親軍。

在戰爭中,怯薛軍具有極強的戰鬥力,是成吉思汗大軍的中流砥柱,披堅執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刺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怯薛軍仗著是皇帝近侍,最受寵信,插手政務,為他人向皇帝求官,請求各種賞賜,且多於外臣、大商賈、僧道等在朝廷營私舞弊。

從大德六年到至大元年,不經中書省而由怯薛軍直接奏準發下的璽書達六千三百多道,內容涉及田土、戶口、金銀鐵冶、增餘課程、進貢奇貨、錢穀、選法、詞訟、造作等事。

怯薛軍的這些行為給朝政造成混亂,也可說是元朝統治日趨腐朽的一個重要因素。眼下北元的汗廷在和林,察哈爾部剩餘的怯薛軍大多也在買的裡八剌身邊。

怯薛軍沒落了,但察哈爾部尚武的傳統沒變,實力依然不容小覷,他們還有部眾幾十萬人。元朝的詩人張憲曾有詩云:怯薛兒郎年十八,手中弓箭無虛發。

八部分佔東西兩側,中間是一座呈東西走向,南地北高的小山。他們已經把該考慮的,都考慮到了。這一根難啃的硬骨頭,朱棣覺得還是將東西兩側之友軍調過來,再行決戰。

可他的這種說辭,在朱允熥眼中,就是想當條鹹魚,自己不想幹事,也想腥著別人。

“四叔,你怎麼淨長他人計程車氣,滅自家的威風!他們怯薛軍,我們也有三秦銳士。”

“西涼候麾下的軍刀部隊,那可是三司十幾萬軍中,遴選的百戰精兵,比怯薛軍差嗎?”

“我看,那小土坡也沒多高,待小侄親自將它拿下,把八部一分為二,然後再考慮怎麼吃。”

朱允熥這小子,年紀不大,口氣倒是不小。跟著太孫在西北打了一仗,怕是自己姓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