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伏羲八卦奇門的弊端
吃不飽的胖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伏羲八卦奇門的弊端,掌握八奇技的我才不是什麼混血種,吃不飽的胖橘,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是星佔、卜筮、六壬、奇門遁甲、相命、拆字、起課、堪輿、擇日。
所有的術數在修行時,都更看重天賦和悟性。
天賦方面,顧北是被系統直接灌輸的能力,只要自己一點一點挖出來就能用。
悟性方面,顧北兩世為人,靈魂強大,才思敏捷,和清華才子王道長相差不幾。
現在擋在顧北面前的只有一關。
靜功。
俗話說得好,十個奇門九個瘋,還有一個特別瘋,這個“瘋”,就“瘋”在靜功上。
所有修煉者都要掌握靜功。
靜功一旦入手,就會進入大致相同的四個境界。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四禪。
初禪,離生喜樂。
離”就是對人世間的厭離心,對人世間有脫離之感,這是初步。
然後,慢慢氣脈開啟了,由精神跟肉體的作用慢慢修養到最高處,然後有了脫離之感,有解脫之感。
換句話說精神、身體就昇華了。
這個階段修行者基本都能挺過去,挺不過去就身體和靈魂分離,直接變植物人。
挺過去之後,就可以初步體會到靜。
二禪,定生喜樂。
初禪離生喜樂時感受到了解脫之意,此時應及時停止。
儒家《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從初禪中停下,就進入了二禪。
度過之後,靜的感覺加強。
三禪,離喜妙樂。
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超過了喜,只有樂的境界。
這種樂與欲界天的飲食男女之樂不同。
這個階段中,修行者體會到的是“靜”本身所帶來的快感。
這種快感讓人無法拋棄,甚至沉溺其中,難以自拔。
四禪,舍念清淨。
舍掉了一切煩惱、假想、妄念,超越喜樂的境界。
但一定要注意,捨去一切同時,也意味著難以保全自身。
有些修行者甚至會將自己的意識也捨去。
這與離生喜樂的靈肉分離不同,捨去意識就代表的靈魂的湮滅,成為一具行屍走肉的空殼。
在異人的修煉體系中,以舍念清淨的狀態去修煉是最完美最理想的。
但在術士不同。
只要是按照術的方法成功入門,就會在靜中,進入內景。
內景的存在形式接近於離喜妙樂的境界,在這種狀態下,術士在內景中會心想事成,無所不能,然後進入貪禪狀態,難以脫離。
所以在術士入門之前,對靜功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就算是顧北這樣自悟伏羲八卦奇門的天才,也逃脫不了這一準則。
相反,正因為他自悟的是伏羲八卦奇門,所以在靜功方面要比風后奇門、諸葛奇門更加嚴苛。
從源流上來看,伏羲八卦奇門比風后奇門要更加古老。
一人世界中,老天師曾說:“神龍負圖出洛水,綵鳳銜書碧雲裡,因命風后演成文,遁甲奇門從此始。”
這段話出自《煙波釣叟歌》。
大概意思就是如下。
神龜揹負洛書,伏義以之演化先天八卦,成為周易之始。
九天玄女賜下龍甲文章,助黃帝擊敗蚩尤。
黃帝命風后將天書之法歸納總結,成兵法十三章,孤虛法十二章,奇門遁甲一千零八十局,
這就是風后奇門的來源,也就是最早人類使用的奇門。
《新鄭縣誌》記載:風后,伏義之裔,黃帝臣三公之一也。善伏義之道,因八卦設九宮,以安營坐,定萬民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