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堅決反帝,禍福符,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羸弱,無力抵抗,北方兵馬便如虎狼衝入羊群,洪水漫過良田,百姓遭受荼毒,國土飽受踐踏,一片狼藉!
然而,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衝擊,槍炮兵艦取代了長弓快馬,我們北方鄰居的軍事優勢早已蕩然無存,再難對我們形成威脅,可歷史卻並未給我們以喘息之機,西方仗著船堅炮利,又陳兵海岸,逼迫著我們簽訂城下之盟,喪權辱國,復受凌辱,較之北方有過之而無不及。更要命的還不在此,以往北人南侵,我們還可目之為野蠻不識禮儀、不遵教化,我們身體上雖受著熬煎,心理上卻還有一絲優越感,算是文化上的最後一張遮羞布;但是,西方諸國前來,除開軍事上的絕對優勢,文化上也絕不下於我們,且因為軍事上的優長,使得我們不得不懷疑我們的歷史,造成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現實幻滅主義大行其道。此為誅其身、滅其心,殘忍利害之極!
魯迅說就連他當年都被一時的失敗所矇蔽,提出“拿來主義”的號召,認為我們只要把西方的科學與民主“拿過來”,就能夠大發其光,反敗為勝!殊不知,經過近百年的實踐,特別是最近二十來年,我們才幡然悟到:學了西方的科學與民主,西方仍然不會接納我們,因為西方政權的屬性跟我們古代的北方鄰居一樣,也是為了劫掠!
西方侵略我們的時候,一邊侵佔瓜分我們的國土,屠殺奴役我們的人民,一邊嘲笑我們的愚昧,蔑視我們的政權,詆譭我們的信仰,同時高揚他們的民主,粉飾他們的自由。就象美國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手舉著向徵光明的火炬,腳下卻踏著黑暗的過往,封咒著難以言說的秘密,但她永遠以正面高光的形象迷惑世人,掩蓋私慾。全身心地拜服西方,一味地屈從西方,將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東方聖人巨賢,對此不可不察也!
魯迅認為我們新的歷史威脅早已南北易位,通通來自海上,鴉片戰爭、甲午海戰、日本侵華,一百餘年來一再演繹此歷史悲劇,所以,他死之後不甘心不放心,順著大海就來到這裡,要日夜守望著故國的海面,警惕西方的炮艦、文霸洶洶前來!歷史的覆轍絕不能重蹈!
如今,東西方已不再是科技之爭,因為答案已明,東方將逐漸領先,現如今雙方是資源之爭、存量博弈,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什麼社會制度、文明衝突,全是掩人耳目的託詞!就象當初西方國家披著所謂民主、文明、自由、人權、科學等炫彩外衣,暗行著侵佔、掠奪、殖民的血腥殘忍苟當。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怎樣才能在這場爭鬥中取得勝利?
李正坤又忽地一下跪下了:“先生,你說的話我基本沒聽懂,只聽懂最後你問了一個要怎麼樣取得勝利的問題,可我也回答不出,但我有一個朦朧的想法,西方想要欺負東方,東方必然反抗,哪裡任由它欺負呢。”
魯迅呵呵大笑:“大道至簡,西方領先東方,不過科技一項耳,如今東方已奮起追平,且大有超越之勢,西方優勢已消,所依仗者不過百年相積之所謂文化優勢,此紙老虎耳。擯其紙老虎,重構東方文化巨廈,正是破局致勝之關鍵,所缺者唯魄力耳!其實你所說便正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李正坤叩頭道:“先生所言,句句聽不懂,十分慚愧,我只記住了一點,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不敢再打擾先生,我們兄弟這就告辭。”拉禇雄兒也跪下磕頭。
魯迅亦談興已盡,不再理睬他們,抓起桌上的筆,自顧奮筆疾書。他的筆端燃著一團青焰,書寫之時,猶如紅鐵過溼木,滋響聲過,墨跡如痕,又似急火燎白紙,青煙冒處,焦痕宛然,堪稱烈火之筆。
寫罷高聲吟道:“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不對,應是躲進小島成一統,管他海風與海鷗,到底用哪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