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鯤凌谷,禍福符,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凼之晦暗。
命人立即聯絡著名書法家書寫,在臨谷一線找最突出位置樹碑鐫刻。元宜公司從不差這類資源,客戶均為各行業翹楚,只是看誰名氣更大更響,公司人員很快便聯絡上客戶中在書法界名氣最大者,請其書寫“鯤凌谷”招牌。
半年之後,勘測設計完成,高大的3d實景效果圖在谷頂公路口立了起來:沿著山峰底部是五圈別墅帶,其中地勢最高最居中那幢別墅是吳昌浩的,可以俯看整個鯤凌谷專案;從峰底至峽谷邊緣共有土地近五千畝,拉出“井”字形五條大街,除開別墅群,還有商娛、健身、醫療、衛生、文化、公寓等各種市政功能設施;最中心位置是一個大廣場,有音樂噴泉和高大雕塑,雕塑為鯤鵬展翅創意,寓意業主大展鴻圖,克難奮進,又呼應吳昌浩命名。廣場所在位置正是鍾花郡主府位置。沿峽谷邊緣有健身步道和凌空走廊,凌崖有一座七星級酒店,以支撐文旅活動;在深廣的峽谷上有一座煥發七彩之光,類似彩虹的拉線大橋,人車可行,峽谷對面規劃高階綠色農業、滑索溜道、攀爬冒險等休閒娛樂專案。因成本太高,價值有限,規劃圖上最終沒有實現吳昌浩修建吊橋的願望。
整個鯤凌谷專案佔地七千八百畝,包括峽谷對面三千多畝,投資前期預算一百億元,集地產、文旅於一身,專案同期申報五a景區,十年之後全部建成投運,將不僅是一顆璀璨的名山名珠,還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當地超常規跳躍式發展。
當然這些都是規劃和願景,還停留在效果圖、專案書和申報檔案中,饒是如此,亦足以激動人心。吳昌浩常在公司高層會上慨嘆,專案做完,他正好滿七十歲,可退休頤養天年,含飴弄重孫,因為他小的一個孫子都快三十歲了,自不會吃他口中之糖。
能在退休之前打造一件空前絕後的傑作,吳昌浩感慨而知足。空前自不待言,因為象鯤凌谷這樣的天然地形,在中國境內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好地可遇而不可求,故此亦可稱絕後。
專案啟動,先修“井”字形大街。可事故頻出,有工人莫名其妙掉入深坑,或者豎立的樁機突然倒塌,有炮手點了引線僵立原地不動,有挖機不按紅線作業亂挖亂掘,有運輸車輛直直開下懸崖,等等等等,總之狀況事故百出,使專案部應接不暇。
白天尚且如此,晚上更加邪門:熄燈之後常聽見桌椅移動之聲,開著燈也能不經意瞥見杯子位移、碗盤滑動;因不敢外出上廁所,屋裡放置淨桶,卻常被無端打翻,汙穢遍地,臭不可聞。更有甚者,有人提著汽油桶在專案部板房四周潑撒,另有人拿著打火機跟在後面,幸被發現得早,否則點將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民工逃離大半,技術人員也辭職不少,為了穩住隊伍,元宜公司將薪酬提高一倍,一些關鍵崗位甚至達到三至六倍,方才勉強穩住陣腳。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鯤凌谷工地發生的驚心怪事越傳越遠,越傳越邪,整個終南山地區都鬧得沸沸揚揚,膽小者將其視為畏途,不敢涉足。倒是有膽大者慕名而至,希望能求得高薪工作,也算是鬼神不敵金錢的活例。
透過如此種種跡象,吳昌浩判定世上當真存在“鬼”這個物種,並且也知道了鬼的意圖是要爭奪這塊地盤,既然雙方較上勁,那就沒有服輸的道理,必須乾淨徹底地打敗它。
吳昌浩認識一位異人,住在黃海之濱,名叫鄒飛龍,當年五十多歲,自稱儒釋道三家皆通,猶精道術,替人拿鬼捉魂、平宅安地、算命求財、通天改運,在當地頗具名氣。鄒飛龍絕非一般方士術人,亦或頗為時代所諷之“大師”一類,更不是“神棍”、“痞子”之流,而是富豪明星之座上賓,達官顯貴之膜拜客。普通小民、屁民自然難睹道顏,更遑論相請了。在元宜公司海濱別墅專案中,鄒飛龍佔有一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