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全城齊誦經,國主單問計,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焰山的時候,二郎真君曾經說過,與其抑制天庭眾神的思凡之風...倒不如合理引導,因而他有意做出一份合理規劃,便是叫天庭一眾神仙,在閒暇之餘,轉世下界輪迴,一來算是歷劫修行,解凡俗之災,二來也能釋放在天庭之中所積壓的枯燥怨氣。”
“如此說來,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大聖笑道:“尤其是那些憋在天上的將星,只叫他們光照人間,卻不能親身廝殺,恐不知道憋了多少不忿。”
“但...將星入世,殺伐必起,到頭來又是百姓遭災,究竟是福是禍,誰又能說得清呢?”
這...
往後的話,大聖可就沒辦法接下去了。
俗世之人,雖皆有一死。
但戰亂乃是災禍,多造就冤死亡魂,不在壽終之列,因此才說是兇相罪業。
在天庭看來,這是人道輪迴,人間王朝更替之必然。
但站在法海的角度...他反而沒有什麼住夠堅定的立場去參與其中。
也正是如此,叫他隱隱明白了菩薩為何是菩薩,因為菩薩所救的不僅僅是善與惡,而是生命。
由此,他也更加佩服菩薩,菩薩能救善,亦能捨惡。
而法海還暫時到不了菩薩這等境界,因此菩薩才叫他專心做好降妖除魔,懲惡揚善之事。
因百姓早來,法海也不吝法力,他飛身高入雲天之中,盤坐於凌雲塔之巔,藉著舍利佛光,也加入到了誦經唸佛之中,隨著法海的佛音傳揚,雖是寒夜之中,卻叫全城百姓身心俱暖,如沐暖陽之中。
佛音之中,日出東方。
早有祭賽國國主,引著后妃群臣同至金光寺外,同來的,還有當年被鎖於天牢的金光寺僧眾。
也是三藏法師帶回了舍利,洗脫了他們的冤屈,大臣們又怕將他們先放回來,他們會在三藏法師面前亂說話,便趁著天色未亮時,先叫他們沐浴更衣,又叫他們吃飽喝足之後,才引著他們一同前來。
國主遙見三藏法師盤坐於高塔之巔,心中也是萬分感嘆。
這才是天朝高僧應有景象,再瞧瞧他們本國的“高僧”...也就是下了幾天大獄,如今看著有幾分消瘦,但放在以往,一個個白白胖胖,富態十足...能有什麼真正佛法?
此事說來也是奇怪。
昨日大聖還跟幾個師兄弟滴咕,言說這祭賽國平白佔了一顆佛寶舍利,這向佛之心,恐怕還不如寶象國那裡的和尚...人家那裡的和尚沒有佛法,是因為人家的佛經是自己編造的,不是真正的佛門典籍,自然難以修成佛法。
但人家的向善之心,卻並沒有折扣。
而眼前這祭賽國金光寺的景象,卻叫他們師徒開了眼。
原本一心向西的悟淨,如今竟也生出了幾許悲觀情緒,言說:“以往只是說越是離靈山越近,妖魔便越厲害...卻沒想到,越是離得靈山近,這寺廟僧人,也盡是些弄虛作假的。”
“大師兄,你說就這等佛法,連西牛賀洲都渡不來...師父便是取回了大唐,又有何用?”
大聖只回答了悟淨一句話,“無用的是佛經麼?是念佛的人。”
一句話,便叫悟淨茅塞頓開。
俗世中有句話說得好——所謂寶劍贈英雄。
神兵利器落入凡夫俗子手中,便是有絕世光彩,也終究泯然於世。
正如這靈山佛經一般,落在這些庸僧的手中是浪費,若叫師父研習之後,融會貫通,那必然是三界之福。
等祭賽國國主與群臣后妃各自入座之後,法海便開始講經。
法海所講,並不是拘泥於小乘大乘中的一家,更不是什麼枯燥的經文教典,而是以《心經》為總綱,結合了小乘與大乘兩家教法,再借由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