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讀書何用?,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佛道之間的道統之爭,不論是法海,還是他此刻門下的幾個弟子,其實都不感興趣。
兩教看似在三界共存,可實際上就是東勝神州不見佛,西牛賀洲少行道。
剩下的,一個北俱蘆洲乃是妖族的聚集地,諸天神佛有幾個會去那裡傳道的?無非是真武大帝時不時領兵掃蕩群妖,再有便是普賢菩薩行至北俱蘆洲,能渡一個是一個。
而南贍部洲更是人際混雜,尤其是中原人族自三皇五帝便代代傳承,他們敬畏祖宗更甚於天,甚於仙佛。
至於拜的神...都是他們自己供奉出來的。
更別說自春秋戰國時留下的百家傳承,雖說當年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百家傳承並未斷絕,尤其是兵家與法家,歷朝歷代,皆舉足輕重。
還有專承江湖遊俠的墨家弟子,也不可小覷。
法海出身南贍部洲,因此他很清楚爭奪一朝道統時,會帶來怎樣的災難。
動輒血流成河,滿門遭災。
不論是佛,還是道...在世間宣揚之時,總是將最光鮮的一面展露出來,而不可告人的醜惡,卻潛藏在那神像金身背後的陰影之下。
其實法海更願意相信,不論是佛法還是道法,它們的本質就應當是向世人宣揚的那般,或是勸人向善,渡人正果;亦或是羽化成仙,逍遙自在。
之所以出現那些腌臢算計,是行道宣佛之人出了問題,是居心叵測之人借用宣揚佛法與道法的名義,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最常見的便是以香火斂財。
佛講緣,什麼是緣?
只要稍稍暗示一番,愚昧的世人便理所應當的認為黃白之物是緣。
簡直玷汙佛法。
而一些修行不足的道士,也會為了富貴向達官貴人進獻丹丸之術,言說是長生妙法...更有甚至直接拜於帝王門下。
難道他們不知,除紫薇大帝,得紫薇星照而成人君者,皆不得長生?
法海觀瞧此間寺院,就在皇城之外,只看遺留痕跡,也能瞧見宮宇重重,論佔地之廣,甚至不在鎮元大仙的五莊觀之下。
可鎮元大仙是什麼人物?
此間無名的佛寺又供奉了哪位菩薩?
金身被毀了二十餘年都未曾顯靈降下因果報應,以此也能稍作推算,無非就是:供奉者心不誠,庇護者不顯靈。
自進入車遲國境內,一路上能瞧見多家破敗寺院,剛才大聖也以筋斗雲行滿了車遲國境,回來告知法海:“師父,全國上下一共二十七間大小寺院,除了他們城裡敕建智淵寺因為有開國太祖的神位,因此留了一間房...其餘佛寺,一個不留全拆了。”
“阿彌陀佛。”法海念一聲佛號,這車遲國並不算大,摺合大唐疆域,甚至不如一內路州縣。
便是這等地域,就有二十七間佛寺,可見當年也是個興佛之地。
問題來了。
二十七間佛寺盡數被毀,便是那三位國師出自三清門下,佛門的諸佛與菩薩當真就當看不見?
總不能說這也是給取經人在取經路上專門設下的一難吧?
為了這一難,二十年前就做好了準備?
還是說,這些佛寺多多少少都有些問題?就沒一個顯靈應驗的?
“師父。”大聖見師父愈發為難,便主動上前道:“師父,要不然弟子使個變化,去那些僧人之中探探...瞧瞧他們有何話說?”
八戒也在一旁出主意,道:“大師兄,你要去的時候,不妨變成個從遠處來遊方的道士...那些和尚見你是道士不敢欺你,再知你是遠來的,或許還有幾分親近也不一定。”
沙師弟也在一旁參謀:“大師兄,既然要變道士,不如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