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二章 師父何故嘆息?,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唐名聲在外,雖然跟他們車遲國相隔五萬裡,但也早知其兵鋒之銳,能在國都城池做統領,自不是淺薄之輩,他也是個識貨的,只不過雖沒有繼續叫人上前捉拿,卻也沒有讓開去路,只在對面高聲道:既是大唐使者,為何做僧人裝扮?
我師父乃是大唐高僧,更是天子結拜義弟,奉了唐王之命令前去天竺靈山,途徑你國,正要倒換官文,速去通報。小白龍語氣強硬,一身白袍之下,更是襯托出塵氣質。
周邊兒的女兒見了,芳心早動:果真是大唐俊郎,不是本國少年可比的人物。
難道這便是大唐風華?
那統領聽了心知茲事體大,涉及到了南贍部洲的中原天朝與他們西牛賀洲國力最強盛的天竺。不論是抓還是放,都不是自己一個小小的城門守將能做出的決斷。
來人,快馬通傳陛下,就說.
他話還沒說完,卻見這兩位大唐使者便直接跨步向前,他們明明只有兩個人,這沒踏出一步的氣勢,彷彿有千軍萬馬在其身後嘶鳴。
這種壓迫感叫他隱隱有些喘不過氣來。
對面二人每進一步,他就得往後退一步,那些圍堵過來的民眾也紛紛讓開了去路,直到他二人入了城門。
這統領正心中叫壞時,卻聽那大唐御弟開口道:諸位百姓,切莫在此久視圍觀,若因此堵塞了城門,豈非大罪?
那統領連忙心中一喜,向著高僧拱手一禮,對身邊兒士卒快語道:快去通傳陛下,就說大唐使者來訪,是一位高僧,因此引動行人堵塞了城門,吾等為了兩國邦交,故暫將使者引入城中,直領宮門之外,請陛下斷絕。
是!
原本的城門士卒分出一隊人馬來,一個去了王城兵馬司,一個去了京兆衙門,一個快馬去了王宮通稟。
不一刻,早朝未散的一眾君臣便聽聞了這個訊息,這國主與寶象國、烏雞國的兩位實幹君王有所不同,雖不能說是個暴君,但是也界限在昏君與庸君之間,是個糊塗君王。
他聽了這話第一反應就是:這和尚沒處尋死,卻來這裡尋死!那巡捕官員,怎麼不拿他解來?
這話剛出口,便急壞了一位國之棟樑,只見他快步而出,大呼:且慢!
君臣們齊齊觀瞧,見是當朝太師出班,口稱:陛下不可!老臣久聞東土大唐國力強盛,於南贍部洲號曰中華大國,到此有萬里之遙,路多妖怪.這和尚一定有些法力,方敢西來。
他見那國王還在猶豫,便又道:老臣聽聞那烏雞國與寶象國的兩位國主,皆欲同一位西行的大唐高僧結拜兄弟,共掌江山,卻被強拒恐正是這位大唐使者。陛下,大唐國力還在天竺之上,如今想來那烏雞國與寶象國多是已同大唐建交.望陛下看中華之遠僧,便是不願與他結交,也當請來驗牒放行,庶不失善緣之意。
這一番言語有理有據,這國王本也不是個有主見的,況且一朝國事也多是太師操心,他見太師這邊兒已有了方略,便道:既然是大唐高僧,且請上殿。
是!
國主此言一出,群臣皆鬆了一口氣。
下去傳令的人沒走多久,卻聽國主忽然又開口道:三位國師何在?既有大唐高僧來訪,也當彰顯我朝仙法。
&:感謝握碎奶瓶蓋的100幣打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