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三章 跟我們唯識宗僧眾有什麼關係?,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盛大,又因為三藏法師之名,故而一時匯聚了五十多萬之眾。
其中有高僧、沙門、婆羅門及貧困孤獨者...也有天竺國下,各宗邦國王,皆行至此,參與此次無遮大會。
大會非常成功,並且在第七十五日時,圓滿落下帷幕。
三藏法師在諸王佈施期間,講述了種種佛法妙用,其中最淨化之所在,便是“十種自在”。
所謂自在,便是心離煩惱之繫縛,通達無礙。
而十種自在分別是:壽自在、心自在、莊嚴自在、業自在、生自在、解脫自在、欲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與智自在。
無遮大會結束之後,法海自然是要告辭的。
但天竺皇帝連通諸王,欲要以一百座寺院留聖佛在天竺供養,但被法海十分堅定的拒絕。
三藏法師要走,他們怎麼敢強留?
心下失望之餘,還是戀戀不捨的將三藏法師一路送出了天竺國境。
其實三藏法師原本還答應了取經回途時,要去金平府、玉華州以及鳳仙郡三地拜會講佛,但此番無遮大會,此三地皆有人來,故人路過三地的時候,倒也並沒有刻意停留。
這一路出了鳳仙郡,師徒一行人便駕雲而走,過了霧隱山時,前方的大聖道一聲:“師父,前方就是滅法國了。”
“師父。”大聖忽撓撓頭,向著師父說了一句:“我記得當年咱們路過滅法國的時候,師父您好像答應過這國主一件事。”
“是。”法海自然沒有忘記這事兒,“當年這滅法國因國中寺廟霍亂,故而行滅‘僧’之事,他怕因此而佛祖觸怒佛祖...故而為師曾說,等上了靈山,要代他向佛祖請教,佛祖是否會因此事人生怒。”
“可師父...咱們是不是都忘了問了?”
“不。”法海搖搖頭,道:“為師並沒有忘。”
八戒聽了一愣,而後便好奇問道:“師父,老豬我是真忘了,可師父您既然記著,可為什麼並沒有向佛祖請教呢?”
“因為此事,本也不需向佛祖詢問...因為他心中不論究竟如何想,他回答也只有一個。”
悟淨跟上了師父的思路,開口說道:“佛祖只會說,也只能說‘不會生怒’,說不能還得對滅法國的國主讚揚一番。”
就在眾人說話期間,卻見他們身後的雲層,霎然匯聚成了一尊佛影,頃刻間便引動了滅法國臣民的騷動。
滅法國國主得了侍衛稟報,也連忙出了大殿,抬頭向雲端之上望了過去,卻見他祥雲佛影之前,還有幾道身形恍忽,而後越來越清晰。
“哎呀!”
滅法國國主驚叫一聲:“聖佛來了!”
“吾等拜見聖佛!”
在滅法國國主的帶領下,一眾臣民紛紛向著三藏下拜。
法海及時以法力將他們托住,道一聲:“見貧僧不可跪。”
自從靈山的法旨傳遍人間之後,西洲各國對三藏法師的稱呼,便從“三藏法師”,變成了“聖佛”。
對於“聖佛”這個稱呼,即便是三藏已經多次明確表示不受,但卻一點用都沒有...尤其是無遮大會結束之後,這“聖佛”之名,更是無可阻擋。
畢竟連那些靈山的僧眾也是如此稱呼三藏法師...他們這些凡人,正好效彷。
況且他們本就認為三藏法師當之無愧,完全當得起這“聖佛”之名。
即便是被稱為了“解脫天”、“大乘天”與“正遍知”,可法海的心境,一如既往,並沒有因此而產生什麼波折。
對於靈山眾僧來說,別說是這三個尊號,即便是其中任意一個,他們絕做不到似三藏法師這般,還能依舊保持本心。
反過來說,所以他們也得不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