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九章 吾等久修禪法,難道還沒這個耐性聽你講完?,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父領著幾位師弟已經匯入眾僧班列之中,此刻大殿中央,也確實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大聖想了想,提著蒲團一路走到了大殿門口,將蒲團放下,然後坐在了蒲團上。
菩薩見了笑問了一句:“你怎麼去了那裡?”
大聖雙手合十,回應道:“弟子講經,總要面向諸位若就在大殿之中,只把個背影示人,似乎有些不大妥當。”
倒也有理。
本來離殿門挺近的木吒,這會兒已經用眼睛去瞄頂上的窟窿了.但瞄上去的時候,才猛然發現,那後天人種袋竟然還掛在上面,不論是彌勒佛還是大聖,竟誰也不去將它收起來!
簡直是造孽啊!
心知躲不過這一劫的木吒,艱難認命。
見眾僧已經準備就緒,大聖開口道:“便先講一部《大般若經》吧。”
殿中眾僧聽了,當即就起了興趣,《大般若經》正是此前三十五部大乘真經之一,而這三十五部大乘真經,三藏才取走八日眼下這孫悟空便已經能講經了麼?
他們其實也只是短暫的錯愕,而後想明白了便也不覺著奇怪.畢竟此前悟淨已經向他們展示過了自身佛法之廣博,其中自然也包括這三十五部經文。
只是自身能夠理解經文,與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講經,還是有所不同的。
由此可見,這位齊天大聖的天賦也當真是不凡,竟當真有此底氣。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大般若經》其實早在他們師徒上得靈山之前,法海便已經向門下的幾位傳授過了.而他傳授的也不是別家版本,正是“三藏”翻譯過後的經文。
其實不止是《大般若經》,但凡是他修習過的經文,就沒有藏著掖著的,教完一部便接著教下一部,這西行路上十萬八千里,走了十四個寒暑大聖他們所學之經文,又豈是靈山眾僧能夠知曉的?
即便是懶憊的八戒,其實在佛法一道上的感悟,也絕對不弱.適才只是故意藏拙。
大聖剛要開口,忽覺著還有不妥,便向佛祖又請示了一番,問道:“佛祖,俺老孫此番講經,殿外與寺外的僧眾,可能聽得?”
佛祖揮手,一道佛光掠過,便見靈山之巔上,出現了一尊大聖的虛影,“靈山上下,皆可聽得,但講無妨。”
“大般若經者,乃希代之絕唱,曠劫之遐津。”
大聖開口,只是短短三句話,便頓時引人入勝。
只是大日如來與木吒發覺自己聽了大聖的講經,並沒有出現什麼異樣,一時稍有錯愕,心說:怎麼沒事?
大聖既然開講,自然便有自己的節奏,講經是講經,“大聖雷音”是“大聖雷音”,況且他此刻所講,乃是漢文所作之大般若經初會序,也並非是經文。
別說是大日如來,即便是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兩個,都被閃了個空。
唯獨八戒心說:不會真有人以為我猴哥耿直,不會用計吧?
“光被人天,括囊真俗。誠入神之奧府.夫五蘊為有情之封,二我為有封之宅媲司南之有在,同拱北以知歸,義既天悠,辭仍海溢,且為諸分之本其有大心茂器,久聞歷奉者,自致不驚不怖。爰諮爰度矣!”
大聖洋洋灑灑將一篇序文講完,然後嘴角噙起了笑意,講經自然先念經之原文。適才之虛是漢話,此番要念正經時,自然要用梵文,而“大聖雷音”要生效,正也是得以梵文誦之——
大聖見這大殿頗大,且靈山甚雄,生怕殿外的眾僧聽不見,是提前就運轉了龍族神通——龍吟八音的。
“如是我聞!一時——”
“啊——”
“唔——”
“呃——”
才誦六個字不到,觸不及防之下,整個靈山上下,便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