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既是人王,當號令人間;最多也是表面恭敬,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海穿越唐三藏正文卷第四百八十九章既是人王,當號令人間;最多也是表面恭敬黃巾之亂後,也讓往後歷代的掌權者,見到道門高士的厲害,此乃屠龍道.故而對玄門道術,也愈發忌憚。
玄門修士,經此事之後,對人間的王朝氣運,便更是避之不及。
就連莊子傳人,當世修為“深不可測”的大賢良師張角,都經受不住氣運反噬,最終落得個病逝身亡的下場尋常的修士,怎麼可能再去主動招惹?
至於往後的諸多天子,一心防著道教造反,另還想要讓道士們煉製長生不老的仙丹別說天子不能長生,即便是可以,恐怕也是痴心妄想了。
絕大多數天子,似乎總是會過於擔心自己的皇位是否安穩。
懷疑這位朝臣是否不忠心,別個世家是否想要造反,那些在野的諸子百家又有什麼動向.
就連一向淡泊的道家,憋了幾百年都要炸響一個驚天大雷,那別家若是起了心思,會如何呢?
儒家、法家與兵家,已然與王朝密不可分,但似墨家,縱橫以及陰陽等派,可從來都不是什麼安分之輩。
秦漢之後,此三家更是漸漸銷聲匿跡,若說陰陽家自嬴政死後便遠遁海外;縱橫家又因為天下一統,沒有了他們施展合縱連橫之妙手的舞臺,故而式微.但那最是不受朝廷約束的墨家可是直接斷了傳承的。
對於此等事,當年在火雲洞中,法海也曾向幾位人王探討過如果是在他們統治時,出現此類事情會做出怎樣的決斷?
當時大禹直接笑道:“我既是人王,自然人間都得聽我的號令,不論是下凡的神仙,在世的妖魔.都不能例外。諸子百家本就是人族學派,自然要聽從人王號令。”
“若是他們不聽呢?”三藏法師問道,畢竟諸子百家是在爭奪當世顯學的地位的,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在爭奪人族氣運一旦得勢,怎麼可能不去打壓別家?
諸子百家和平共處這種事情,恐怕就連孔聖人都不敢誇下海口能夠實現.因為他們之間很多思想理念在根本上就是相沖突的。
但孔聖人有以儒術保羅永珍,海納百川之胸襟可惜,人之壽元有限,當時人間又有諸多人傑,他雖然帶著三千弟子馳騁於中原各國授學,終究是不能得償所願。
最後大限盡時,能夠飛昇火雲洞,已經是非常大驚喜了.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坐在火雲洞中觀看人間疾苦,自己卻不能出手相助的滋味,也著實不好受。
雖然如今的人間,以儒術稱尊,但孔子很清楚若非董仲舒“完善”天人感應之說,恐怕儒門被朝廷清退,也是遲早的事情。
而儒門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開始不斷吸收各家學說為己用,並且服務於天子皇權,這才形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
別管儒門心裡是否真正把天子當成是至尊,總之表面文章做得是十分漂亮.不似別家學說,明目張膽的限制君權。
好比當皇帝聽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與“三綱五常”的時候,別管前者多有道理.皇帝肯定是要選擇後者的。
但大多數皇帝,卻也時常將前一句掛在嘴上,以彰顯自己的賢明也就是了。
“其實人王之所以為人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力量似乎在當世所向披靡,能夠庇佑人族”少昊笑道:“但實際上在人族之中,也絕非是我們的一言堂.人王之下還有各部首領與族長,很多事情他們也是有決策權的.其中也不單單是人族。”
對於這位少昊大帝,法海還是略知一二的傳聞當年百鳥部族都拜服在他麾下,也是飛禽一族自鳳凰歸隱南疆之後,唯一一次的集體臣服。
由此可見,這位少昊大帝在當時的威勢,是何等的鼎盛。
顓頊帝也笑道:“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