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五章 炎黃血脈;就沒有這樣欺負人的!,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即便是在這火雲洞之中,也是具有十分突出的個人風採。
等法海聞聲看去時,正見一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之人,此人衣著樸素,但身材甚是魁偉,一張四方國字臉,盡顯豪邁之色,顧盼之際還有難以掩藏的帝王威嚴。
人王大禹!
縱然是第一次見面,但法海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見過禹王陛下。”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繼承了禹王開山勢傳承的法海,也算是這位人王的半個弟子。
“人族唐三藏。”大禹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兩下,笑道:“人間多見那些出家之後就不認父母祖宗的和尚,你這位聖佛卻不同...有點意思。”
也不等三藏回話,大禹又笑問了一句:“聽說你俗家姓陳?”
“是。”
“你可知陳姓來歷?”
這個法海還真不太知道,這會兒便如實相告:“貧僧自幼在金山中,對此...確實不知詳細。”
“當年武王滅商,建立大周...分封諸侯國時,以舜帝后人媯滿封於陳,為陳胡公...陳姓便出於此。故而為舜帝后裔。”
法海聞言也是一愣,難道說...
“看來你已經想到了。”大禹見法海神情有些異樣,便知道他意識到了關鍵所在,“你祖上正是陳胡公一支。”
陳姓的來歷,法海雖然不知道,但上古幾位人王之間的傳承,他還是略知一二的。
比如,不論是舜帝的媯姓、還是眼前禹王的姒姓,其實再往上追朔,都能追朔到軒轅黃帝身上...
“我人族的血脈之力,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比妖族的血脈之力修煉起來還要嚴苛。”大禹頗有些無奈道:“雖然也有少數天賦異稟之人,能夠不斷打破血脈上的限制,但對於絕大多數人族來說,若無強大的血脈傳承,其實在血脈之力的修行之上,也很難有什麼太大的成效。”
對此法海表示不解:“難道三位聖皇,也是天生就有強大的血脈傳承麼?”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大禹為他解惑,“他們便是能夠不斷打破血脈上限的極少數強者,否則...怎麼可能成就三皇之位?”
“可即便是擁有這樣的血脈傳承,但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之間,血脈之力依舊會不斷削弱,直到被完全消失。”大禹向著三藏說道:“這也是為什麼我人族,一代不如一代的原因...其實當年我等對人王絕跡,天子代政不強加干涉,與此也不無關係。血脈退化的人族,若不借助仙宗天庭的力量,恐怕也守不住人間了。”
其實有一句話大禹沒說。
似他們這些擁有炎黃血脈的後輩人王,也正是在血脈衰退之際,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突破了血脈枷鎖的封鎖,才能有這般修為...
也是因為他們本身的血脈之力,已經同炎黃二帝在同等層次,而他們的後代所得到的血脈傳承之力的源頭,也就從軒轅皇帝,隨之變成了他們,這才能夠另起宗族。
故而舜帝與大禹的後代...是以他們二人為傳承另立了姓氏,而不是繼承了姬姓。
至於少昊、顓頊與帝嚳為什麼依舊以姬姓傳世...那個時候可是以黃帝血脈為正宗,別人往上靠都來不及...他們這些黃帝子孫自然更是以此為榮,尤其是少昊與顓頊,一個是兒子,一個孫子...
而以舜帝為傳承的姚姓與媯姓,以及大禹為傳承的姒姓,也就隨之成為了上古八姓之一。
上古八姓,那可都是各有來歷。
但要說傳承最廣的兩家,還是姬姓與姜姓,前者起於軒轅黃帝,後者起於神農炎帝...絕大多數姓氏往上追朔時,其根源也總能尋到炎黃二帝的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