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這便是人心;大聖:我師父天生的慈悲心腸,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禮數週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百官見了大聖師兄弟幾個也是同他師父一般,便頓時另眼相看。
“這便是當年菩薩口中所言的‘大乘真經’麼?”
“這裡只是一小部分。”法海先向著陛下回復了一句,而後解釋道:“臣弟此去靈山,共取得有字真經一萬五千餘卷——”
“一萬五千餘卷?”李世民聽了這話,細細回憶了一陣,忽然道:“當年菩薩說靈山共有大乘真經三藏之數,而一藏便是五千零四十八.御弟莫非是將三藏真經,全都取來了?”
“然也。”法海在入大殿的時候,是將九環錫杖收了的,這會兒雙手合十,道一聲:“當年離開長安時,皇兄為臣弟取法號為‘三藏’,若不能將三藏經文盡數取回長安,自不敢說完了皇命。”
大殿上的君臣聽了此言,又是對三藏法師好一陣讚歎。
趙國公長孫無忌則是開口說道:“那靈山大雷音寺,果真大方.竟肯將這經文全部相贈。”
見不是大唐天子說話,一旁大聖便接上了話茬,道一聲:“老大人此言差矣,那靈山大雷音寺可一點都不大方.這三藏經文,是我師父花錢買來的,可不是他們送的。”
這話一出。
大殿之上頓顯沉寂,氣氛一時凝重。
上到皇位上的皇帝李世民,下到殿門口的值班侍衛,一個個面色盡皆不善。
“大聖且細說分明。”李世民也不問三藏,只去問大聖,更說了一句,“可是那靈山故意刁難?你師父可受在靈山受了委屈?”
大聖也沒想到一句話,竟惹得這一朝君臣對靈山還起了敵意,而原因竟然是擔心師父在靈山受欺壓
“陛下誤會了。”為了防止誤會,大聖便連忙解釋道:“俺老孫說他們不大方,是有個緣由的.”
而後,大聖先將“阿儺、伽葉傳經時索要人事,但畏懼他們師徒多厲害,故而沒有收,只是傳了“無字經”一事”講了一遍。
“無字的經?!”
殿中的君臣面色再沉一分,一些脾氣暴躁的,已經把袖子擼起來了,若是斧頭在身邊,恨不得就此殺去靈山。
“可不是!”大聖這會兒也不管自己是在解釋了,乾脆配合著一眾君臣的神情,憤憤不平道:“當時俺老孫見了,就要抄起金箍棒去尋那佛祖好好理論一番.當年能把俺老孫壓在五行山五百多年,是俺老孫上了他的當.而今非昔比,好叫他靈山諸佛知道,我師父不遠千里來取經,可不是來受他們消遣的。”
“是極,是極!”一眾年邁的武將紛紛點頭:“我大唐御弟,豈可在靈山受辱?後來呢?”
“後來啊。”大聖一攤手,道:“諸位也知道我師父的秉性,乃是三界少有的大德高僧,天生的慈悲心腸,一副溫潤君子模樣.師父當時就將俺老孫攔住了,說‘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他們空手來,取了無字經,也是因果”
君臣紛紛向三藏法師看過去,似乎在說:御弟,您在外面怎麼就墮了咱們大唐的威風?
當然了,大聖這些言語也晃不過李世民,更騙不過長孫無忌以及李積為代表的智力擔當,他們怎能看不破其中關竅?
早就敏銳的察覺出其中的不同。
眼下只不過是受了這位三藏門下大弟子的話術引導。
畢竟若三藏當真在靈山吃了虧,又如何能將這一萬五千餘卷真經取回來?
他們正要等大聖轉折,卻聽大聖又說一句:“當時師父還說,這無字經也是真經,只是這無字真經雖然師父自己能看懂,但尋常百姓卻不認識.故而便讓俺老孫將這一路上強妖除魔,剿滅盜匪繳獲而來的那些金銀,送到了大雄寶殿,再問問佛祖這些人事,夠不夠取經之用.”
李世民聽了當即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