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若是殿下食言,貧僧會很為難;父皇,三藏法師讓我出家,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賢弟不必多禮,且先入寺中說話,稍後朕帶你去慈恩寺。”
這是昨天就說過的話,李世民要請三藏法師擔任慈恩寺的主持方丈。
可洪福寺眾僧還不知道此事,因此這會兒忽聽了陛下之言,一時還有些弄不清楚究竟何意。
慈恩寺也才新建成,眾僧都是去觀瞧過的,若只說其規模,便說是長安第一寺也毫不誇張...甚至有很多掛單的僧人,已經準備等慈恩寺開寺之後就轉過去,前段時日還在到處跑關係。
可後來聽聞這慈恩寺是太子殿下在管,旁人根本插不進手去...即便是太子殿下閒暇裡經常召見的兩個老師傅,都沒能得到許諾,別的僧人就更不用多提了。
李世民揮手,先讓侍衛都留在寺外,而後又讓眾僧散了,才讓三藏帶他去禪房。
大聖等人見了,知道這位大唐天子是有話要跟自家師父說,大聖便主動提出要同幾個師弟好好在長安城裡逛逛,得了師父的應允之後,師兄弟四個便一同出了寺。
起初還在一處,而後因為各自興趣不同,便漸漸分散而行。
入寺才走兩步,法海便看到李世民帶來那人,腳步頗有不便,雖然極其剋制,但跛足之相亦十分明顯。
法海心中有了一個猜測,但並沒有多言。
直到進入禪房之中——
“賢弟或許不認得,這是朕那不爭氣的大兒子。”
此刻房中只有他們三人,李世民自然不做隱瞞,直接開門見山,向三藏法師道出了李承乾的身份。
“原來是大殿下。”法海之前心中雖有些猜想,但始終不能真正確認,如今聽到李世民親口言說,自然就不再疑惑。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他所知的歷史中,在這個這個時間點...不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皇后,亦或是這位前太子大殿下李承乾,都是已經亡故了的。
如今卻都還好端端活著...
那麼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是勾魂使者?
還是閻王?
亦或是...生死簿?
不過這些事情,法海也並不會太過糾結,生老病死本就是人之常情...況且,也並非沒有陽壽未盡,便身先死的例子。
“貧僧離開長安時,大殿下還廣有賢名...卻不知為何遭此劇變,成了如今這般境地?”法海也不客氣,這話是直接向著李承乾詢問的。
李世民將李承乾帶到三藏法師這裡,本就是擔憂他的精神狀況,希望藉由佛法,能夠讓他平復心緒,恢復正常。
至於三藏法師用什麼方式,李世民相信御弟的手段。
李承乾的精神狀態並不算好,也是少年時被父母寄予的期望太大,導致他一直生活在一種“高壓”之中...或許他當真有才幹,但對於一個少年人來說,恐怕反而適得其反。
法海對於李承乾的生平略知一二,不過現在看來...他似乎還沒有走到造反叛亂這一步。
李承乾直接坐在床上,似乎一切都不在意的樣子,聽了三藏法師的詢問,也只是敷衍兩句:“法師不妨問我父皇。”
法海聽了這話,心說;看來是叛逆期持續時間較長,到現在都沒過去。
一旁的李世民見李承乾這般作為,心生怒意,但多也是恨其不爭。
法海看的清楚,李世民越是這般,李承乾反而面露笑意,似乎覺著自己把父皇氣到了,是一件非常值得得意的事情。
同樣,這也會讓李世民越發生怒,從而陷入迴圈疊加之中。
在李世民即將到達臨界值,且將一隻巴掌就要揮舞起來的時候,法海及時阻攔:“皇兄,不知可否讓小僧與大殿下私下相談幾句?”
“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