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可為陰謀所用,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惜了這麼一副好字,一縣親民官竟然為一群商戶題字刻碑!”
一旁的好友也是應和道:“同文兄,需的謹言慎行,以免引得一些愚昧無知庶民爭論!”
不過顯然對於楊秉的這番言論作為,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為了政績和愚民而已!
他們自認為是看穿了這一切,語氣之中滿是輕蔑。
他們之所以敢如此說便是因為他們乃是士子,且他們家境出身都不錯。
就在他們討論之時,身側一個身著打滿補丁單薄布衣的少年。
神情倔強且又堅毅的說道:“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聖人說了使百姓都安樂,是堯舜都很難做到的事情,而知縣為民惠民的事情,為什麼還會被你們所指責呢?”
少年正是今日學宮報名的張安樂,身側的父母對於自家孩子的出聲驚嚇不已,因為面前兩人都是士人讀書人,他們都是埋頭黃土的百姓根本得罪不起。
他的父親少見的對孩子露出怒色說:“還不道歉,讀了一些書就知道胡亂說話!”
說完又露出討好的神情說:“小孩子不懂事,不要怪罪!”
士子袍是白色襴衫,他倒是沒有露出怒色反而收起手中摺扇抵掌笑吟吟回道:“你讀書尚少,不知道箇中道理,若是不能正心,此乃術也而非道!”
身側好友也是應答道:“這所謂的興學,文教之功當有朝廷司職調撥錢財,而乞求於富戶骨氣全無!”
在他的眼中為募資的商戶刻碑立字就是乞求,所以更像是為了仕途才有如此作為。
張安樂不明白,可是又不知如何去反駁對方所以站立在那裡。
說了句:“可我只知道因為知縣,我才會有了繼續讀書的機會。”
他們自然不會去和一個窮困的庶民百姓爭辯什麼,這樣只會讓他們失了體面。
袁桉聽著兩人的話,像是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一樣。
“二位想必家境不錯吧!”
兩人聽到有人說話,尋著聲音看去是一位身著吏服的胥吏。
他們的目光依舊倨傲,看著面前這個看起來有些沉悶的縣吏,絲毫不以為憷。
“雖然說不上富裕之家,但是還算殷實吧!”
剛剛說話的身著襴衫計程車子回道,他倒要看看這胥吏要說什麼。
袁桉當初若是論與人爭論道理,他引經據典和別人爭個一天一夜都可以無休止。
可是如今的他看起來比起從前沉穩厚重許多,去除了身上的浮躁氣。
他回道:“做官不同於治學,人立正身保持潔淨,知縣從不在意這區區汙名,這孩子為何會站出來仗義執言,並非是愚昧無知被矇蔽雙眼,只是因為他們窮苦,所以知道眼前思之不易,而你們家境殷實,無法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才會在這裡求全責備!”
“若是做官如治學,那應該養望就像是有名望的大儒,可那樣的官員朝廷官職俸祿供養著卻於國無異,這樣的官員能夠在百姓心中有民望嗎?”
袁桉就差指著對方鼻子說,這天下百姓不是指你們這些士子還有這些窮困庶民。
袁桉的話讓這人群之中的百姓十分認同,這樣的架勢之下他們又不敢繼續說下去了,只能拂袖離開。
當然並非是所有士子都是這種想法,也有人覺得楊秉此舉乃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此乃文教之功,乃是為朝廷養才是一件值得讚許的善舉。
袁桉看著面前的少年,有些感懷的說道:“好好讀書,莫要辜負了這一番苦心!”
張安樂鄭重的點了點頭,身側的父母也是一臉的感激之色。
“以往官府的縣吏都是趾高氣揚的模樣,自從知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