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貝州劫事,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月中旬至六月,大軍行進到了河北東路,距離敵軍所在的清河縣都城已經不足兩百里地了。

若是全軍加速行進大約不過三日就能夠抵達城下,然後安營紮寨準備攻城了。

不過這支朝廷平叛的官兵,並沒有如此的急促,他們乃是有秩序的官兵不是散兵遊勇。

清河縣乃是貝州的治所,而且有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饒是這樣身為當地知州竟然沒有守住都城,甚至沒有以身殉城,竟然率領少數人逃了出來。

這是馬知節最難以接受的,若是以死殉城反倒是能夠全了自己的氣節,可是失了都城那方才是萬死難贖之罪!

身為貝州知州的張得一,其父乃是前樞密使,乃是朝中老耆了。

有這樣的家世能夠混到如今的位置,可謂是實屬正常的事情了!

此刻的他一身紅色官袍,見到了朝廷的安撫使以及一眾官員,也是攜帶著手下的一眾官員躬身迎接。

馬知節看見他時甚至沒有言語,便只是冷哼了一聲走進堂中,直接坐在了原本張得一的位置上。

他誠惶誠恐的擦拭了額頭的冷汗,緊接著又小步挪至堂前。

先是抱手行禮,略帶諂媚的語氣說話:“公相,如今有朝廷天兵將至,想來不日就能夠掃清亂賊!”

馬知節呵斥道:“李得一,你給朝廷的札子中說僅僅丟了少數鄉鎮之地,可為何如今連都城都被賊人奪走!”

李得一一幅哭哭啼啼的樣子,著實讓人看著生厭,他如今朝中老父的一些故舊,他都一一寫信過去,不過至今都沒有得到回信。

這不言而喻那些人都想要置身之外,朝廷有不殺士大夫的傳統,可是也有將官員流放嶺南之地的傳統。

所以想到這裡不免有些哭出聲來,他也實在著實委屈,原本在札子送往汴京之時,也不過是底下幾個鄉鎮淪落。

不過後來因為亂軍打著彌勒教的名義,他覺得著實瘮人,所以想著請上天諸神庇佑斬除妖邪。

於是率領群官,在天慶觀拜神,祈求上蒼保佑。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王則安排在清河縣的內應,還有一些地痞青皮結合在了一起,迅速佔領兵庫。

開啟了城門讓浩浩蕩蕩的反軍進入了都城之中,張得一等少數官員逃到了保驍捷營,得以掩護方才撤離。

直接拋下了貝州城中的百姓於不顧,所以城中百姓罹難他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而身為樞密使的馬知節,想要知道此事的前因後果,在遠在汴京知曉很難,可是都來到河北路地界,知道這個訊息又怎麼會困難呢?

而且這種事情,張得一身為貝州知州是如何都無法推卸責任的。

“公相,實在是賊人太過兇悍,我等固守都城也未曾想到會有內賊,裡應外合呀!”

他竟然絲毫不顧及顏面跪倒在地上了,此行從汴京來的一眾屬官多是面露鄙夷之色,認為身為一個士大夫,如此行事就是丟了顏面。

而跟在張得一身後的那些官員,也都隨著他跪倒在地,自從清河縣丟了,他們就想到了自己等人的結果。

在這地方待了多年的官員們,早就明白了所謂的顏面值得幾個錢,如今能夠維持自己富貴方才是首要的事情。

至於箇中為何連一個有骨氣的人都沒有?有骨氣和有底線的官員都已經死在了清河縣了!

未曾一戰就立刻潰敗,連巷戰的勇氣也沒有,而那些城中的保驍捷營,見知州還有一應官員都逃了,即使有戰意也不得不離開了!

在封建社會的戰爭之中,普通士卒的鬥志和戰意是與上將和領導層次息息相關的,不會有主將都潰敗了,而士卒仍舊軍心未散的部隊,如果有隻能證明所謂的主將不過是一傀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