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見吐蕃部族,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話他都默默的記在心裡,在天即將破曉之時眾人也紛紛拱手向楊秉行禮,他們這是即將就要再次出發了。
不是因為他們自發的紀律,而是宋律有規定延誤了時間是需要罰錢的,自古以來民夫服役都是有律令嚴苛規定的。
如秦律那般延誤了工期可是死罪,否則陳勝吳廣這樣的普通人也不會走上揭竿而起這條道路,若不是徹底絕了生路他們又如何走上一條不歸路。
看著諸多的民夫再次出發,他的神情複雜的看著這些人的背影,這是許多大宋治下百姓的一個個縮影,在繁華熱鬧的汴京城之外有著一些百姓過的並不安樂。
那繁華的汴京就像是一處虛假的幻像,讓朝堂之上的一些相公和歷代君主有些無意識的好似忽略了其他地方的百姓過著怎樣的生活。
愈是看多這樣的場景他心裡想要改變這個世道的心就更加迫切,在他身側的李宗槐心裡不知覺間也是有些難受起來。
不過還是很貼切的將一切大氅披在了楊秉的身上,說:“這天寒,阿郎添件衣服保暖一些!”
他見過楊秉在惠民堤前憤恨的癱軟在地,痛罵著朝中不作為的官員,如今看到這些人間疾苦同樣憂懷蒼生,如阿郎這樣的好官一定得長命百歲,方才能夠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這些話雖然沒有說出來可是卻都記掛在心裡,並在心裡暗道此行無論如何都要護著阿郎的安全即使拼去自己的性命。
他望著有些荒涼的貧瘠大地,呢喃了句:“直娘賊的,這行軍打仗一點也不好玩!”
在這灰暗的天空基調之下,那每個離去民夫的背影瞧去沉鬱和悲愴。
“宗槐立在那裡做甚,出發了!”
楊秉的一聲呼喚聲打破了他的沉思,他連忙應了一聲:“來了,來了!”
李宗槐隨即翻身躍馬,他的身手異常矯健整個動作行雲流水,任誰看見都會誇讚上一句。
到了清澗城如今的首要目的就是與蕃族部落的酋長會面,在這裡有一營的禁軍駐守在此處,還有一些不計數廂軍在其中,這百人為一都而五都為一營。
他猶記得當初駐守在此處的指揮使秦安,為了守住這座城池便是死在了這處城頭。
只是這些已然過去了許多年,能夠讓人記得的就只剩下那城頭磚石的斑駁血跡未徹底擦拭乾淨。
李宗槐隨在楊秉騎著馬一起入城,他的目光掃視著這處只在傳聞中出現的城池,他曾聽起吳六叔平澹的講起那場讓他心生激盪的戰役。
這裡的每一塊磚瓦和石板都好似浸泡過鮮血,他的腦海之中像是回顧著發生在這裡的一幕幕場景。
出門迎接的乃是清澗城的指揮使時文中,是一個一臉大鬍子的草莽漢子,不過在面見到楊秉的那一刻卻是低眉順眼的模樣,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會是一個帶領著五百人的指揮。
大宋的許多將領都是如時文中這般,對於文臣天然的將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這與官職並不相干。
這西北上下一應官員之中,除去經略王德用知曉這次具體事宜,其他的官員得到的命令皆是聽命行事。
楊秉在西北橫山地帶絕對不是陌生人,這裡駐守計程車卒還有當年那一戰中存活下來的人,所以那些人在見到楊秉的那一刻仍舊會抱拳行禮。
時文中在楊秉的馬還未進城,行禮後便準備親自幫忙牽馬進城,見到他如此動作楊秉道:“時指揮,不必勞煩!”
這牽馬墜蹬向來都是奴僕為主人家做的事情,若是命旁人去做這就是一件十分折辱旁人的事情。
而楊秉不是那倨傲清高之輩自然拒絕了幫助,若是如此定然會激起城中士卒的不滿,然若是旁的文官面對時文中的動作定然會覺得理所應當。
楊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