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政令下達,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望,可是聽聞二人去往汴京的訊息後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當初二人在這方城縣還鬧出了不小的動靜,也有一些人還在好奇兩人的目的,誰知道一聲不響的就去了汴京。

自然被人視作了因為害怕所以灰頭土臉的從方城縣離開,說對二人有恨意也談不上,只覺得二人言行不一罷了!

江志神情認真,說道:“軍叔,青娘我們絕對沒有害怕,我們去往汴京就是為你們伸冤的,朝廷派來了官員到了方城縣!”

“真的?”

江志再次點頭,認真道:“千真萬確!”

說著看向身後的人,說道:“這位是?”

江志在短暫遲疑後,說道:“這是在下的一位長輩,與我們隨行也是想要了解一些事情而來!”

那喚作青孃的女子也不懷疑,臉上也多了些笑意,這二人也不知何時生出了情愫來。

“給客人端碗水!”

身後一道有些低沉滄桑的聲音響起,正是坐在那裡歇息的羅老漢,對於自家女兒與那書生生出感情一事並沒有想著攀附富貴的想法。

而是並不看好兩人的未來,若是那書生將來真的高中如何又看得上當初的農家女,有時候門當戶對是一件十分現實而又不得不去面對的事情。

所以他出聲也是打斷了二人,心裡想著若是有機會得和自家姑娘說的清楚些,莫要懷著這些想法。

那青娘卻是渾然不知,走了進去拿了幾個碗盞,十分粗製的碗盞沒有汴京酒樓的銀器,也不是珍貴的瓷盞。

江志與張安樂二人臉上有些為難,要知道自己身邊的這位可不是普通人,江志正準備幫忙出聲推辭的時候。

就聽見一道聲音:“那便有勞了!”

此人正是楊秉,他沒有隨著眾人的隊伍進城而是輕裝簡行的來到了城郊處,決定自己好好的認真瞭解底層的現狀。

有時候親眼看到的勝過了從旁人口中聽到的,楊秉接過了碗盞十分自然的尋了一處坐了下來。

沒有絲毫的架子,遠處的貼身隨從李宗槐護衛在,也不擔心有心人的加害。

“老丈,此處沒有水源而且風沙積累並不是一處良田,開墾的田地收成將來也是一般啊!”

這城裡的田地基本都靠近湖泊,水塘所以方才稱呼水田,而靠近裡湖泊水蕩、瀕江窪的都是良田。

見到面前之人也是真正的瞭解農田,也是長嘆一口氣道:“如今那些肥沃的土地都已經被開墾完了,若不是此處太差也輪不到我們父女二人開墾!”

這青娘雖然看年紀不過十六七歲,卻已經是早早的就幫襯著家裡田地的事情,這開墾也是兩人輪流歇息著來。

而楊秉自然不會去說,為什麼有良田不去開墾的話,他當初在西北任縣令之時,也曾真正的去關心瞭解過縣裡水田。

若是說這大宋最早的清丈田畝,那應該是在西北路的綏德縣。

他真正的瞭解過底層小民的生活,也不會忽視他們的感受,若是與他們離開的太久,那麼變法也無異於空中樓閣,也說不出那種何不食肉糜的話來!

他覺得王荊公變法的失敗就是在於他與底層百姓離得太遠,太過急迫所以才有了失敗。

他希望自他始完成變法圖強的目的,那麼那位還未出生的王荊公也不會再走上一趟這荊棘路。

兩人交談了許久,而張安樂和江志就恭敬的站在一邊聽著,他們沒有想到楊相公會如此在意一位老農的看法。

那青娘看著楊秉,說道:“你們這位長輩看起來是一個十分隨和的人,平日裡想必也是一位好相與的人吧!”

這位是不是好相與?這個問題還真是讓江志難住了,在朝堂之上那般義正嚴辭態度強硬,可與小民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盧象升

成風成雨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