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青玉案,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秉自科舉高中之後,因言獲罪被貶西北之地,而後新帝即位之時又得以召回,之後便一直謫居於汴京開封府。
而云筠如今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能夠成為花魁也自然是這一兩年裡的事情,遠在汴京的楊秉又是如何知曉?
可難道張瑜莫非連這一點都沒想到嗎?喬樸露出一幅原來如此的模樣,原來是杭州的花魁。
心中還是欽佩鄭老的手段,竟然能夠早早的想到從杭州請來一名花魁用作今日。
這位老人鄭國安要比方城縣的所有人都更早的知曉這楊秉到來的訊息,原來汴京的故舊快馬加鞭的差人送信將京中之事早早的告訴了鄭國安,想要讓他早早的做好準備。
同樣聽到張瑜的話也是讓楊秉心中生出了警醒,他如今至汴京不過數日有餘,而恰巧這時會有來自杭州的一位花魁恰好在雲上樓。
若不是巧合那便是自己還未來方城縣之時,就已經有人將面前的女子自杭州送來,所為的目的同樣不言而喻。
從他的身份變得滿城皆知到如今的投其所好,可謂是自己的一切都彷彿在對方的視線裡,而自己自來到方城縣的那一刻就被人裹挾著不斷的推動向前走。
這個時候的張瑜也是告罪罰酒一盞,張瑜也有適時露出幾分尷尬之色說著:“下官愚鈍,竟然沒有想到此處自罰一杯!”
不過旋即便又說道:“不過我聽到一些傳聞,聽說當初這位雲筠小娘子在那杭州的酒樓中曾經紅袖添香在旁服侍。”
鄭老正色道:“荒唐,那時面前的小娘子方才多大!”
楊秉對於只要經歷過的事情都是不會遺忘的依舊曆久彌新,眼前的雲筠的樣貌已然發生了變化。
所以如今不能夠一眼認出來,可那於他也不過是匆匆過往罷了!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追思和他鄉遇故知的喜悅,只是微微頷首:“當年在杭州之時,歲青兄乃是我結交到的第一位知己好友,如今舊事回望頗有感慨!”
他略微感慨的話語中盡是對往事的追憶,這番話也是間接的承認了剛剛張瑜所說的那番話的確與面前的這位小娘子相識。
可在這樣的情形下誰也不會傳出二人所謂的風流韻事,讀書人向來是對於一些名人的知己好友也是格外關注,至於所謂的風流韻事遠遠不及,畢竟讀書人說的好聽些就是風流灑脫,可直白一些就是放浪形骸。
而云筠就立在那裡,在座的各位論身份都遠遠高於她除非問話,否則隨便插話是一件十分沒有規矩的行為。
至於他們提及到她曾經年幼時在雍翠樓之時的往事更是沒有印象,畢竟杭州的酒樓不知有多少有才名的才子,哪裡能夠每個人都記住。
“當初在杭州之時文瑜可是留下不少名篇,我為方城縣的宿老今日也得託大一回讓你在此處留下一篇大作!”
其他人也是適時的紛紛迎合著順著鄭老的話說著,而眾人彷彿對於立在那裡的美貌小娘子絲毫不在意。
雲筠看著那頗具威嚴的男子,那種別人尋常男子的氣度讓她也不禁多看了幾眼,也在好奇對方的身份,要知道鄭老將自己從杭州特意請到了此地卻是花費了不少錢財和動用了不少的關係。
她已經不是不諳世事的女娃不會冒昧的出聲問詢,也不會想到這是那個曾經在她最天真爛漫時遇見的一位脾氣隨性的大哥哥。
這種場面倒是頗有幾分將自己穩架高臺的意味在其中,不過既然他們這般“盛情難卻”他也只好勉為其難的再做一次文抄公了。
心裡卻是在想著若是後世之人會是否因此詩而心生共鳴,畢竟他是藉著旁人的心境作出他的詩。
古傑此刻彷彿如釋重負一般,好不容易有機會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下抽離出來,連忙起身來到門外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