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家娘子茶藝不錯,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來,以至於這些改換新種的地方怨聲載道。

不過好在朝廷也為了謹慎起見,只是選擇了一處地方作為試驗田,西南路水利發達水田眾多,成了此番新種的實驗地。

好在只是擇了一地實驗否則就不是怨聲載道而是沸反盈天了,當時彈劾的奏章可是堆滿了趙禎的桉前。

都是彈劾楊秉不顧民生誤了農時,最後還是朝廷減免了當地的賦稅方才平息了此事。

所以在張七的眼裡,這個外鄉人多半也是被官府的人脅迫的,方才在這金山鄉一待就是數月餘。

否則一個正常人,誰會繼續用著這稻種耕種那不是腦子不好嗎?

當初見有小吏隨行鄉人都有些悻悻的不自在,後來時間久了他們也就習慣了!

張七家中四口人,上有一個臥床的老父下有妻兒在,不過日子過的還算緊湊,如今也是過的更好了。

前些時日官府聽說要丈量田地,將自己家中耕種的兩畝李員外家中的田地分給了他,也就擺脫了佃農的身份。

這兩畝水田雖然當初也是他們家的,可是已經被買了去可沒有想到還有回到自己的手中那一邊,對於未來的奔頭也更強了,甚至心裡想著多多掙錢,存一點給自家孩子讀書將來也能做官賺大錢。

並不是所有的底層百姓都有極高的覺悟,抱著精忠報國的念頭,讓孩子長大後科舉高中為民做主,更多的還是希望他們能夠改變自己家的命運。

擺脫庶民的身份光宗耀祖,讓祖宗的排位也能高高供起吃上香火,他們的希望就如此的簡單。

如今的大宋百姓甚至沒有形成家國的理念,畢竟在朝堂計程車大夫眼裡只有讀過書計程車子才明白何為報效朝廷,為民請命之類的事情。

至於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種話在他們聽來實在是一件令人嗤笑的事情,這不僅僅是上層的人如此想而是自上而下都是如此想法。

倒不是底層百姓的道德標準和底線就不如那些讀書人,而是如前人說的那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百姓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保證,而武人連自己的尊嚴和生死都不能把控,怎麼讓他們去追求更高的道德層次。

而丈量土地時之所以將田地分給如張七這樣的佃戶,倒不是他在西南路進行著打地主分田地的事情。

而是這些富戶有意的隱瞞著自己的田產,而問及都是這些田地乃是佃戶的私田,索性官府就遂了他們的願,將田地全部直接劃分給了那些佃戶。

這天上的太陽可真是毒辣的很,張七的面板常年累月的曝曬身上都是黝黑,也早就已經習慣了。

有些乏累了所以在田埂上坐著,上面放著的是家中小兒子給他端來的茶水,可這也已經是難得的飲品了。

得了新田覺得開心的他,方才讓妻子去城裡買了幾斤粗茶,在這樣的時候絕對是難得解暑飲品。

而就是這樣的粗茶他也是不捨的很,只有值此天氣方才捨得如此,而相比於那些上層人士飲茶繁瑣的點茶技藝。

底層百姓的方法會更為簡單直接一些,茶餅烘乾、碾碎、磨成末,然後將茶末放在茶碗裡,注入少量沸水即可。

不過這味道的確是不容恭維,這張七與楊秉就是鄰田,他坐在田埂上休息見到對方還在忙活。

於是笑著說道:“楊大,不要再忙活了,我家中娘子給我端來的新茶,快來嚐嚐味道如何?”

這楊大可真是一個奇人,為何如此說因為他竟然和自己等人一起在農田耕種,經這麼多時日的曝曬面板竟然沒有任何變化。

一個年輕人看起來細皮嫩肉的竟然和他們一樣如此吃苦耐勞,一開始還以為是官府的小吏,見到幹活這樣賣力就不這般想了。

畢竟官府裡那些人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