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章 卿若是晁錯,吾定不為景帝,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的言語而以身份地位去壓人。

他見對方想要繼續言語,他示意對方等自己說完:“吾之說雖或暫明於一時,終將凍解於西而冰堅於東,霧釋於前而云滃於後,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無救於天下之分毫也已!”

這句話甚至使得身邊的包拯也是神情肅然,呂文質則不然在茶坊之中尋得紙筆,依仗於自己的博聞強記將自己所聽聞的都記在了紙上。

對於功名他並不熱衷,他出身士族顯貴生活無虞,加之天資聰穎頗有一些世人皆醉吾獨醒之感。

後來在半遮面聽到知行合一的具體言論之後,他彷彿是尋到了人生使命感一般,隨著思想的愈發深入,也更加覺得此乃聖人的大道!

所以他要將老師的關於學說之論都記錄在冊,他知曉老師為官在於用行在踐行自己的知。

所以他替代老師去宣揚學說,讓天下的讀書人能夠尋得正道,在他的眼中如今的大宋文壇雖然興盛,可思想卻是一片沼澤地泥濘不堪!

這個時候的文彥博沒有言語,而是在細細揣摩著這句話,作揖說道:“文瑜先生的教誨我皆記在心中!”

他這句話並非是服軟認錯,而是他發覺今日所聽到的楊氏學說可在外聽聞的是不盡相同的,這人云亦云沒有具體概括,每個人從一句話之中都得到了不同理解。

再與之廣泛傳播,所得出的卻已經是不同的版本,而呂文質正是見到如今現狀,方才想出了也學著孔聖人當初身邊的弟子一樣,將老師的言論記錄在冊。

這樣只要瞭解學說的人,都能透過書籍得到最為直觀的感受。

文彥博並不是一個愚昧思想守舊的人,他只是認為言論不對的時候會不畏懼對方身份發出質疑。

若是一個只是為了否定你而去否定,楊秉自然不會去下功夫繼續和你爭辯下去。

……

在一處殿中,身側侍從將一封摺子遞到了劉娥的桉桌前。

那上面的對話赫然是楊秉等人在茶坊之中的完整對話,甚至還有包拯所言的大不逆言論。

而劉娥看見後卻是神色不變,自垂簾聽政以來她的心裡承受能力早就勝過在後宮之時了,這人在臺面上和在幕後自然是不同的。

這樣的話早就產生了免疫,而且在大宋也沒有什麼因言獲罪這番事情,若是整出一番“清風不識字”的事情來,恐怕這朝廷又要動盪一番了!

在看見楊秉的言論後,感慨的說道:“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又如何能夠想到說出這番言論的會是一個年輕人呢!”

“楊卿即使不入朝為官,也能為一方大儒呀!”

身側的內侍恭敬的說道:“這天下的有才之人,正因為有了太后,和官家的慧眼方才能夠有施展的地方!”

身側的趙禎也坐在一旁,在看見楊秉所說的三不足則是眼神綻出光彩。

尤其是人言不足恤,就是對朝堂之中的詢納人言,事無大小,惟言之從最大的駁斥!

可以想到這番言論若是流傳到朝堂之上,又不知有多少言官和大臣要上疏彈劾!

劉娥將手中的摺子扔到了桉上,狀似感懷的說道:“楊卿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呀!”

趙禎聯想起了劉娥剛剛所說的不在朝也能為一方大儒,並不確定的問詢道:“大娘娘口中之人可是前漢大儒董仲舒?”

董仲舒同樣也是以儒家為核心創作了新的思想體系,倒是與如今的楊秉重合了。

可是劉娥卻搖了搖頭緊接著語氣肯定而又堅決的緩緩道:“我想說的是晁錯!”

趙禎聽到後,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攥緊著手良久後緩緩鬆開說道:“楊卿若為晁錯,朕定不為漢景帝!”

這句話同樣十分堅決而又肯定,晁錯因為削藩引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