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也是十分和睦,就在幾人在此處閒聊之時,卻在鄰坐聽見兩人的吵鬧聲。
“如今朝堂之上太后垂簾聽政,雖然奸黨蕭欽言一系黨羽皆被趕出了汴京,可莫非我們大宋也要學那遼國不成?一國之軍政,盡皆操持在一個婦人的手中!”
他口中所言的正是遼國的蕭太后,這遼國的蕭太后臨朝攝政,當初在大宋還被人譏諷竟然讓一個婦人當政,如今這個“笑話”卻是落在了大宋的頭上。
而聽見另一道聲音響起:“自先帝大行過後,太后垂簾聽政朝中安穩,頗有蕭規曹隨的感覺!”
兩人各執一詞也是辯論的難分難解,兩人都是文士打扮,吵鬧起來也是唾沫橫飛。
楊秉四人所在的地方乃是隔間,可說是隔間其中也不過是竹簾相隔而已,說起汴京若是討論政事最多的地方,那便是茶坊和酒肆了。
無論是一些邊緣人物的不得意的官吏,還是一些士子,亦或是平頭百姓都能議論上兩句,這樣的吵鬧也是實屬正常。
如這兩位的爭論內容,實則有些僭越了這個是屬於敏感的話題。
這隔間四人也是頗有默契的噤了聲,好奇的聽起了竹簾後的兩人爭論。
另一人說道:“文兄此言便是想說遵守這祖宗之法便是對嗎?若是因循守舊是對,朝廷為何丟了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而又為何又要與遼國每年納歲幣,簽訂那澶淵之盟,明明是兩國休息,卻為何是我大宋乃是妥協的一方!”
這樣血淋淋的傷疤,沒有人剛如此直觀的撕開,因為這都是許多人明明心裡知曉卻又不敢面對的事情。
與之爭論的人聽到此言沉默良久後,說道:“希仁此言太過僭越了,人多眼雜需得謹言慎行!”
對面之人不作收斂,而是頓了頓長吁一口氣說道:“若是真的丟了我一條性命,能夠讓朝中的袞袞諸公去好好看一看,我們大宋之下的病症再不根治就要深入骨髓了!”
“文兄,我們讀書乃是為了明理,明瞭理就需得有主張,知道該如何去做,文瑜先生說過這天下的理是在變化的,就像是三代以前的政策不能延續如今一樣,而我們也不能守著舊理,若是這所謂的祖宗之法不合時宜就需要改!”
這番話實在駭人,以至於連一向思想開放的朱訓都是目瞪口呆,有些瞠目結舌覺得說話之人實在過於大膽。
而一向遵循恪守舊制的周禎卻是緊皺眉頭,而唯獨楊秉面色平和甚至微微頜首,一旁的呂文制面露喜色,楊秉的學說在這大宋如同在沉寂如死水的地方長出了萌芽,人們開始試圖去改變著過去陳舊的思想。
而呂文質在接受了楊秉的學說之後,也有此想法破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當然若是用更為貼近後世的話就是此刻的我正在睜眼看世界。
楊秉從席上站起,一旁的周禎還以為楊秉如今在朝為官,不喜這些士子的過分言論。
於是在一旁規勸道:“文瑜,這些士子雖然思想有些偏激,可也是為國思慮!”
在周禎的心裡覺得若是堵塞言路,大宋就離亡國不遠了,所以說他更像是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言論,可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的意味在其中。
楊秉輕搖了一下表示自己並未有這種想法,而是笑著說:“我只覺得雖然說的不盡實,可也是針砭時弊之語!”
楊秉起身並沒有貿然的開啟竹簾,而是說道:“人言不足恤,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而那隔間裡的人,聽到後像是細細咀嚼的這句話其中的意思。
緊接著拍著大腿,清脆的響聲無不為他感覺到疼痛。
可那人來不及感嘆,便驚呼:“是何人所說,可謂是振聾發聵之言!”
激動的開啟竹簾,楊秉見到後也是作揖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