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一章 強本弱末之論,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置上待了如此之久,一身威嚴豈是尋常。
就像是再次回到了科舉考試之時,在楊秉看來這宋朝積弱之根本在於弱幹之法,因為唐末藩鎮割據的場面,所以才以文馭武奪其事權。
“自秦漢之時便有強本弱末之策,遷徙豪強以入關中,武帝時期推恩令削弱宗藩勢力,此皆是強幹以弱支。”
“本朝的強幹弱支,乃是削弱地方勢力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設「帥、漕、憲、倉」四官分掌地方之軍民、財政、刑法、糧食,直接向朝廷負責。可同樣因為也將出現冗官的問題,雖然換得安定,可是長此以往定然會使財政拮据,外患深重!”
他見識到了當年的那支帶給遼人噩夢的靜塞軍已經支離破碎,而所謂的“中央軍”都是一群沒有經歷過戰陣廝殺的太平軍而已。
他可是知道這個王朝的結果的,百年後能戰之軍已然寥寥,財政拮据民不聊生。
所以他才會對自己的言論如此篤定,柯政有些驚訝,因為楊秉少有如此言辭激烈之時。
無論何時都是安之若素的模樣,少有失態所以看起來就是一個穩重的人。
這也是趙恆看重他的緣故,因為老成持重才是中樞大臣需要具有的品質,無論何時穩重的人都值得託付。
可這並不是策略,而是指出癥結所在不過這些問題他們如何不瞭解。
聽到楊秉激昂的言辭說完後,他點了點頭聽到這裡他對於楊秉還是頗為滿意的,認為此子雖然對於政見有些稚嫩,可是卻是實有經略之才。
柯政撫須嘆道:“文瑜如今看來我還是小看你了,不過有些卻是言過其實了,如今的遼國即使百年後也不足以成為我宋國的外患,其國內內憂頻生積患已久。”
至於一國宰執為何對於他國朝局如此熟悉的緣故,那是因為這兩國都各有細作潛伏。
這宋國能夠潛伏進契丹細作,而遼國自然也早已經被宋人所滲透其中。
若真是論諜戰經驗,宋人的經驗還是遠遠勝過遼人的。
如今遼人的細作,多是遼國的一些遷徙的漢人所建立。
畢竟這遼國的前身就是部落統一後方才建國的,你能指望當初一個文明尚未統一的部落組建細密的間諜組織嗎?
對於柯政的這番話,楊秉沒有繼續言說如今宋朝的弊端,並不是後人眼光獨到能夠發現,而是身在時局中的人都明白。
只是沒有尋到解決的良法而已,否則也不會歷經多次改革變法,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
而楊秉明白如今看見癥結,若是病入骨髓之後方才難以根治,只有尋找到最佳解決的辦法才能根治癥結。
他沒有依靠著後世一些論壇上的言論,在柯政面前侃侃而談,因為如中醫之中所說的望聞問切在思索病方也不遲。
如柯政所言若是為任地方通判,對於他的助益更大,畢竟書中所見皆是虛妄,書中的民生為何?只有親眼所見了解了病症,方才找到癥結和尋到良機。
無論何種改革之法都需得以民為本,可是如今吏部既然已經安排了,無論是柯政還是楊秉都會再多說什麼了!
一旁的柯隨只覺得老師真得無愧為狀元,雖然未曾為官可是指出的那些問題,他聽完之後也是深有感悟。
特別對於財政拮据,外患深重八個字記憶深刻,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跟隨在老師身後改變這種弊端,即使有重重險阻也絲毫不懼。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從心底湧出了強烈的使命感。
如今他這個年歲,自然是拳拳的報國之志立下豪言也是許多。
倒是如楊秉這般,這個年歲一幅老成持重的樣子才是另類,以至於許多人與他相交都忽略了他的年歲。
楊秉從柯府離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