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誅心之言,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白了是他們勸回了聖明的君主回頭。

甚至是吳恕這位從一開始,便對楊秉此舉頗為讚許的他也預設了趙恆的這番操作。

從開國以來,大宋從未有過百官齊審一位僅僅從六品的秘閣修撰。

想要給他定罪,自然要從那一紙《陳情民事疏》一一駁斥,方才給他論罪。

原本在人群之中扮演仗義死節的忠臣王素,從人群之中站了出來率先發聲:“楊秉此人為邀直名,籠絡民心此等悖逆之臣,我等皆惡之!”

而其他的百官也順意依從,可是卻沒有王素這般厚臉面,只是抬袖遮面。

因為諸多大臣心中明白,若是沒有楊秉報以死志上疏,如何有如今百官上諫的時候,又如何能夠讓川陝四路,河北之地的百姓免於盤剝。

可這些他們都明白與瞭解,可是如今的局面也是最好的結果。

王素最為擅長揣摩上意,他若不是在這場浩大的百官叩闕之下無奈隨從,他可以為了聖意忘記禮義廉恥。

他嫉妒楊秉能夠得到民心和這名聲,如今這樣好的機會如何能夠放過。

可是他卻不知他的出頭不僅僅沒有博得官家青睞,而且惹得群臣的嫌惡。

這場聲勢浩大的百官叩闕的戲碼,終究到了落幕的時候了。

趙恆身邊的內侍,錢都知不僅僅深受官家信任且職務頗重,左右都知已經是內侍省最高的職務了。

看著眾人的退場他也只是笑了笑,一旁的小宦問道:“乾爹,為何雷押班明明置身事外依舊難免災殃,而王制誥主動示好卻賣力不討好?”

錢都知看著這些人的身影笑著說:“張茂則,我們這些人也好,或者是外面那些體面的相公也好,我總結了“三思”而行!”

“這三思,分別是思危,思退,思變!這雷敬不思危,不知道自己已經身陷亂局卻渾然不知,遭受災殃也是應有之理,而王素則是隻想一味進取不思退路,俗話說事不可做絕,話不可說死就是這個道理!”

“而思變這身著紫袍的諸位相公都是深諳此道,懂得看清形勢!”

他們這種無後之人想要在宮中久存,自然也要思索退路,這同樣也是思退,會在宮中選出聰明機靈的小宦為自己養老,傳授這些經驗就是能讓他在未來走的更遠。

……

張方平與杜長風都從牢獄之中放了出來,他們因為身份的特殊,所以並沒有受到嚴苛對待。

“山長,如今我們重見光明想來定然是官家聽從了楊兄諫言,看來我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張方平撫須笑著說:“聖天子英明,聖明燭照定然不會被小人矇蔽!”

這大理寺之外有許多都是,汴京書院的學子與學正,還有許多的東京百姓。

這幅場面引得張方平撫須嘆道:“德不孤,必有鄰!”

這整個東京城彷彿再次恢復以往祥和安寧的場景,只是坊間也有一些不好的傳聞,如楊秉不過是邀名賣直之人,這如今官家聽從了建議,乃是百官齊諫的結果。

這坊間的傳聞也是愈傳愈廣,有些人嫉妒於楊秉的名聲,自然覺得這種傳聞是真的,同樣加入了這非議之中。

而如今身在司獄中的楊秉端坐在著,這些日子身上的傷勢也恢復的七七八八了,只需要恢復些元氣身體便好了。

顧千帆自然知道也聽聞了,楊秉接下來需要面臨的是什麼?

那些朝堂之中滿口仁義道德,聖人典籍張口即來,在與官家互相博弈了數十年的群臣之中,楊秉真的能夠還自己一個清白嗎?

他站在牢獄的入口,不忍心去告訴對方這個殘忍的事實,可是即使他不說過幾日他終究還是會面對。

身邊的陳廉並不知道實情,只是知道外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