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天章閣,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禎顯然與眾人相比更瞭解汴梁,他像是一個帶領大家旅行的導遊一樣,在一旁講解道:“還有兩座分別在東水門外七里,兩座在東京城內的虹橋則分別被稱為“下土橋”和“上土橋。”

這橋下不斷有船經過,不過在經過虹橋的時候都會收起船帆等到透過虹橋後再次撐起。

甚至在橋上經過時尚能聽見他們的吆喝聲,因為想要撐起船帆數人同時拉起船索一起用力共同協作。

綠珠看著眼前的一切都是一臉好奇四處張望,有青荷在身邊才沒有太過失態不過還是驚歎連連。

突然幾位身著白色圓領大袖襴衫的小孩從這橋上莽撞的穿行而過,就在快要撞到楊秉的時候被大手從背後抓住拎了起來。

懸在半空中他蹬著腳想要掙脫束縛,卻發現根本無濟於事。

他身後的那群與他衣著一樣的孩子也都趕到了這裡,看到對方的樣子噗哧的大笑起來。

抓住他的人正是楊秉身邊的吳六,那小孩滿臉怒容一邊掙扎一邊說道:“這次不算,都是因為這個傻大個抓住了我,否則你們是不可能抓到我的,不算不算”

楊秉不解的問道:“這些孩子是?”

看到他們身上都是一應統一的服飾,是用一種種白細布做的圓領大袖下加橫襴做成的襴衫。

就像是後世上學時所穿的校服一樣,襴衫多是未步入仕途所穿的文士裝,楊秉身上的也同樣是襴衫不過與他們身上的樣式不同。

難道這東京也有學院不成?他的問題周禎給出了答案:“這些孩子都是汴京學院的學生,多是一些官宦家中的孩子,從如今的時辰來看看來都是剛剛逃學”

身後的何景滿臉怒容:“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爾等竟然不思學業不敬師長,殊不知汝等今日之條件是他人求不得的”

以他的性子也難怪會落了同鄉的面子,不過他能有所以如此悲憤的緣故是因為,因為家中並不優渥可謂是舉全家之力供他一人讀書。

為了讀書他會走上十數里的路,去他人家中借閱書籍。

所以他會說讓他們去思考眼前之不易,不過這番話不僅沒有讓這群孩子感到羞愧,反而說道:“你這人說話,和我們夫子是一個模樣哈哈”

其他孩子也都大笑起來,他這話就好比你和他們這群自小生活在東京享受著優渥條件的他,去說珍惜每一粒糧食當思之當今生活來之不易是一樣的道理。

沒有經歷過是無法做到共情和感同身受的,楊秉笑著道:“吳六哥放下他吧!”

那孩子被放下後對著他們眾人做了一個鬼臉,然後迅速逃竄離開了。

何景看著離去的他們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說道:“先生,如何能這麼放了他們,應該通知國子監的夫子好好教導他們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行愈遠”

他不敢相信這學院培養人才的地方,竟然有這樣一群頑童。

楊秉說道:“他們在學堂上定然聽了不少夫子說的道理,可是他們不去踐行那就不是真知。”

如果道理聽不進去,繼續說下去也只是多費口舌的一件事情。

這來到汴梁後周禎與自己並非同行,周禎在汴梁是有遠親在這裡的。

雖然他相邀與他一起被楊秉所婉拒了,在出錢塘的時候父親便為他修書兩封,一位是臨安府的濂溪先生,還有一封是京城的一位故人。

聽父親說起這位故人與他的老師也是舊識,也曾去過錢塘不過他未曾碰過面。

他們經過南薰門裡大街、御街,過龍津橋,進入朱雀門後,再往北過州橋,到達宣德門距離父親這位故人的家宅也就不遠了。

這條條街道之上都是各有特色,自己感覺有一種來到宋朝的小吃街還有商業街的感覺,人聲鼎沸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