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進士科與諸科,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時日,有累先生了”

楊秉所行禮之人,是一位身著白色交領長衫的四十多歲的夫子,他面色嚴肅看上去就是一個對待學生嚴苛的師長。

除去父親為他所請的老師同年好友那青萍居士,眼前對待自己十分嚴苛的夫子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啟蒙恩師。

僅僅兩個多月的相處,他從夫子的身上看到了這個時代許多讀書人的縮影,一個寧願做那孤傲的松竹也不願與世事媾和。

說起來雖然聽起來這是一個不通世事的老學究,卻是一個真正相信著書中聖賢之道的普通人。

宋朝的尚簡樸,所以常見的都是白色素衣,服妖還是少數。

一身白衫的夫子撫須語重心長的說:“楊秉你天資聰穎,不僅僅能夠做到過目成誦且能夠在許多問題上舉一反三,你是天生的讀書種子,是註定要踏入官場的,可我希望你切莫丟了讀書人的風骨!”

這是第一次夫子說起了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卻說的格外認真。

他真誠的點了點頭:“學生明白”

兩個月的時間裡,他真正的做到了啟蒙教育,也真正習慣了繁體字的書寫。

這兩個月裡他每日都會去從心中所想的字帖去臨摹,雖然進境並非十分明顯可腕力比起以前要更有力。

他的大腦有強大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強大的邏輯思維,可是這練字乃是需要下苦工夫,水到渠成的事情,依靠這些時走不了捷徑的。

他雖然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可也能夠做到時常去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心如明鏡是需要常常擦拭的,就像佛家所說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夫子不僅僅教他識字,還一點點去幫他解釋四書五經之中疑惑不解的地方,他往往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所以進境很快每日二十四小時就有十二個小時花在讀書上面。

可是科舉僅僅瞭解其中釋義是沒有的,因為各家都有許多大儒的註解版,僅僅瞭解其中意思只是最為基礎的。

這府試將近,夫子有與他說過這貢舉分為常科與制科,不過制科是天子下詔招攬人才所設,所以他不做考慮。

拿唯有常科了而常科也分進士科與諸科這諸科就是明經科,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可見進士更加難得,以文考取的就是明經,以才考取的就是進士。

他當然只能選擇進士科了,可進士科需要詩賦策論還有帖經墨義。

帖經墨義對於他如今過目成誦的本事而言並不是難事,這帖經所考驗的就像是後世語文中默寫文言文,考書中原文已經前半句讓你續上下半句。

而墨義就是解釋句子的意思,這同樣在後世的語文中也有出現,文言文翻譯這都是考驗你背書的本事。

可是他的難點在於詩賦和策論,有些像是回到了高考時選擇文理科一樣。

這策論就需要一位好的老師,帶來的幫助是十分明顯的。

他看著眼前的策問題目,只覺得眼前眼花繚亂如其中一道為:“周天子之田方千里,號稱萬乘,萬乘之馬皆具,又有十二閒之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車馬,車馬豈不多乎哉?千里之地,為田幾何,其牧養之地又幾何,而能容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為田幾何?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廣矣,常患無馬,豈古之善養馬而今不善乎?宜有說以對也。”

這道題所問的實質是馬政,若是兩個月前他恐怕連題目都看不懂。

可是想要對馬政有所瞭解就得對算術也就是數學,還有畜牧業的知識有所瞭解,否則根本無法做出建設性的答案。

而試論就像是寫命題作文,有命題然後讓你寫出應試作文。

這也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