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製備方法,碳化
陸神要崛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製備方法,碳化,黑科技:我的民科成真了,陸神要崛起,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何實現陸楊給出的石墨結構,潘教授沒有任何頭緒,不知道該怎麼製作這種螺旋二十四面體。
這可不是製造個模型,然後用塑膠生產,或者用3D印表機去列印。
微觀層面的結構物體,石墨烯是自然出現孔隙,本身材料的分子結構就長那樣,這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東西。
石墨本身就有導電性。
如果是砸開過乾電池的調皮孩子,也許知道在乾電池內,就有石墨棒作為電極。
這是類似銅一樣的導電材料,但比銅便宜。
石墨能夠導電,用科學的原因解釋,那就是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異形體,每個碳原子的周邊連線著另外三個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窩式的六邊形結構,因為每個碳原子都會放出一個電子,這些電子可以自由移動,所以就具備了導電性。
在陸楊說出是類似石墨烯的材料後,潘教授已經猜到,陸楊要用碳作為原材料。
膠布可以撕石墨,獲得石墨烯。
更加複雜結構的螺旋二十四面體又如何撕呢?
“這種結構在微觀世界的表現,我也不知曉,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驗證這種結構在微觀世界的表現嗎?”潘教授詢問道。
陸楊點點頭,笑道:“是的,這種材料是我透過數學計算得出的最佳結構,並且因為我是學習生物的,所以知道在自然界當中,也有這種結構。”
“那你知道怎麼獲得這種材料嗎?如果從頭研究,短期內我們是沒辦法出成果了。”潘教授搖頭說道。
這次只是趁著搭建量子通訊實驗室的空餘時間做實驗,要是需要大量時間,潘教授沒時間參與。
尤其是這種知道大致方向,但沒有任何實現頭緒的實驗專案。
先前潘教授舉例量子電池。
這種電池法蘭西的科學家都設計出理論模型了,可是實現這種理論模型,也許還要幾十年甚至永遠無法實現。
還有就是可控核聚變,距離人類研究可控核聚變過去幾十年,方案都提出了好幾種。
每個國家都在投資研究,每年消耗大量資金,但最終不過是把“小太陽”點火維持的時間加長一些,有人說過可控核聚變,永遠距離人類還有50年。
潘教授感覺陸楊提出的這個微觀結構模型,也許也要很多年時間才出成果。
想到專案難度,潘教授不由感嘆道:“要是我們有高精度的光刻機就好了。”
陸楊自然知道潘教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嘆,因為目前晶片已經到了5奈米階段,以後甚至還會進入3奈米,2奈米。
而理想的單層石墨烯片是由一層密集的碳六元環構成的,沒有任何結構缺陷,厚度約為0.35nm,薄片大小一般為5到200微米,是目前為止最薄的二維奈米碳材料。
石墨烯是目前自然界最薄最強韌的材料,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
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
潘教授有些誤會陸楊需要的材料強度了,以為螺旋二十四面體也要在如此微觀的尺度下,才能使用。
而實際上,並不需要這麼小的微觀尺度。
黃星綠小灰蝶的翅膀在1微米的尺度下,就具有光波干涉情況,產生五顏六色的效果。
而1微米,已經是1000奈米,國內目前的光刻機,也到了幾十奈米的精度,再過些年,甚至能在實驗室達到13奈米的精度。
所以製造陸楊想要的螺旋二十四面體,目前夏國的加工精度可以實現。
當然陸楊有更好,更簡單的辦法。
那就是直接碳化黃星綠小灰蝶的翅膀。
這需要一些特殊試劑,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