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大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點歌機,我真沒重生呀,呼啦圈大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思源看著外觀新潮的點歌機,不知怎麼有了個奇怪的念頭。
鄭領班說這些點歌機都是韓國最新潮的電腦點歌機,國內目前都沒多少用的,各種功能非常先進。
吹了半天,楊思源心裡卻覺得,就這?
就一低配的電腦裝了個帶曲庫的點歌軟體唄,這有啥啊,頂多外觀做的花裡胡哨點罷了。
但他轉念一想,不怪人家沒見識,是他意識太超前了。
電腦點歌,這方式在九九年確實很先進。
之前卡拉OK練歌廳都是用那種超級DVD,歌曲格式壓縮後,一張光碟了可以存幾百首歌。
十張盤基本就夠用了,一張港臺流行男歌手,一張港臺流行女歌手,然後是內地,日韓,歐美,另加一張新歌和一張戲曲,能湊三四千首歌,怎麼都夠用了。
對了,真有不少去KTV唱戲的人,別奇怪。
那會兒唱歌的人都逮著一張盤的歌唱夠了,才換盤繼續唱,一晚上也換不了幾回盤。
再之前就是普通VCD時代了,一張盤十幾二十首歌,多是明星個人專輯。
缺點就是得頻繁換盤,開練歌房的,每個房間都得備一套盤,還有專門的盤箱裝著,一個專門負責換盤的服務生基本得在機器前一直守著,賊費勁。
那些VCD機,甭管電視廣告上把質量吹的多好,用在練歌房裡,那個開關的盤架,壞的可頻了。
早期的練歌房老闆,要是不會拆開機器修盤架的,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開練歌房的。
更早就是錄影帶了,那玩意更麻煩,還得倒帶,現在年輕人都沒見過,不提了。
皇朝能在國內的歌廳行業裡走在流行的潮頭,真是一點兒也不簡單。
可惜楊思源記憶裡,這玩意依舊很落後,遠了不說,二十年後吧,那是用的啥?
平板,雲曲庫,甚至有了智慧機器人服務,聲控點歌的黑科技,操作都省了。
當然,前提是你歌廳檔次得有,裝修差的歌廳連隔音牆都沒有,也沒法聲控點歌,隔壁一開嗓,全替你點了。
鄭領班把韓國貨吹了半天,發覺楊思源就沒當回事,心中不喜,隨即把他安排到了14號包間。
別看只是一個房間號,其實這裡邊有很多門道。
一般人出門消費,甭管吃飯還是唱歌,用到包間的,都喜歡尾數8的,要是有人訂了,那就選6或9的。
從南方珠三角那邊流行過來的風俗,以前北方人還真不太在乎,後來慢慢也對這些數字迷信了起來。
八就是恭喜發財,六就是六六大順,九就是長長久久,做生意的都迷信這個,後來直接弄成了一種生意人的玄學文化。
而相反的,不吉利的數字就是四了,其次是三,四諧音死,三諧音散,對做生意的人來說,人死財散,這都大忌諱。
鄭領班這麼做,明顯是針對楊思源了。
14號包間,一四一四,那是要死啊,做生意的一瞧這房間號,就不樂意選,普通人可能不太在意,可普通人消費能力沒大款們強啊。
楊思源也就只能拿日薪,提成是指望不上了。
但他也不在意,臨時打工而已,乾的舒服就多幹幾天,不爽的話,不幹就是了,又不是指望這份工作吃飯。
對鄭領班,他也沒啥怨恨,就從來沒在乎過這人,再說了,跟這麼一人計較,掉價不?
也有種可能,老鄭可能是嫌他不解風情了,老小子眉眼不知拋了多少,楊思源就愣不接這茬。
老小子心懷怨恨了啊,所以故意先給他穿個小鞋,讓他難受一陣,等他知道現實多麼殘酷了,之後再裝好人,騙他感情。
楊思源可不是表面年齡看起來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