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大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底線,我真沒重生呀,呼啦圈大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喬海倫心說一個喝醉酒的男人到了溫柔鄉里還能控制的住自己?
沒可能的。
不過她還是交代了一句,“這事不管如何,回去誰都不許提。”
小喬和小董立即明白了,這事眼看是沒辦法攔住了,所以喬海倫要做的是事後禁止他們傳揚和談論。
不管她把楊思源看做是弟弟也好,還是生意上的夥伴也好,這件事對楊思源終歸是有影響的。
比如說,將來某一天他們的公司越做越大了,忽然有個心懷不軌的人出來,說楊思源當初年紀輕輕就知道在港城找小姐了。
有些人可能不在乎這些,當個笑話聽聽得了,但有的人在乎,特別在內地。
假如公司做大了,面臨上市的時候,有人藉機傳揚這事,甚至惡意的添油加醋,對楊思源個人,對整個公司的上市都會有影響的。
生活作風問題,在國人的傳統思想裡從來都不是個小問題,就像是某種道德底線一樣牢牢控制著人們的言談舉止。
很多商界政界大佬,因為這種事搞壞了名聲,導致人生和事業崩潰的大有人在。
喬海倫希望好的結果,但在她實在控制不了的情況下,他只能選擇把知情者的範圍控制在很小的圈子裡。
……
再說楊思源這邊。
他糊里糊塗上了大賓士,並不知道車要開去什麼地方,連方向感似乎都已經暫時下線了。
耳邊是同樣喝高了的黎家成在吹著什麼牛比,楊思源也沒聽進去,整個人只知道傻乎乎的笑著,沒來由的就想笑。
這是真喝傻了。
車是向北開的,繞過一條蜿蜒山路,又重新回到平坦。
新界這會兒還大都是農村,本地農民其實也大都不再務農了,多在城裡租房上班,週末才回到自己鄉間的大宅。
在港城,人多地少,城裡住房相當緊張,房價非常誇張,這會兒城裡樓房均價就七八千一尺了,也就是七八萬一平,你敢信?
超過70平的屋子就能叫大宅,超過一百平那都可以稱作豪宅。
新界這邊呢,有個港城特色的丁權屋,也就是港府針對本地男性土著,給予的居住福利。
每個男性成年後可以擁有一塊700尺的土地讓你自己蓋房子住,最多可以蓋三層。
所以新界這邊的農村房子,大都是標準的佔地700尺的三層小樓房。
後來城市居民抗議居住權不平等,加上本身土地有限,到迴歸後,這政策就僅限於97之前出生的人了,之後就沒了。
賓士停在一座小樓門前,黎家成攙著楊思源下車,拉著他進了小樓。
從外邊看,這座鄉間小樓也沒什麼值得說的,平凡得不能在平凡。
但楊思源一走進去,立即看到了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的一幕。
中廳裡沒別的傢俱,就一個神龕,然後三面牆圍了一圈皮沙發。
屋的四角掛的一溜是粉紅色的花骨朵燈,照的整個屋裡都是那種極具誘惑的氛圍。
神龕裡供了個老頭,叫管子。
管子是誰?
管子也就是管仲,春秋時候齊國的宰相。
這老頭兩千七百多年前為了給齊桓公招募天下英才,創立了青樓。
別誤會啊,那會兒的青樓和後來的青樓還真不是一碼事。
那會兒的青樓,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心得,談論時事,討論文化思想。
因為建築周圍種植了各色植物,抬眼望去一片郁郁青青,於是這種文化交流的地方被大家稱作青樓。
後來不知誰起的頭啊,覺得只是簡單聊天,交流學術似乎太無聊了,於是開始帶著自家美酒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