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大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回孃家,我真沒重生呀,呼啦圈大神,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解決了,楊思源他小姑楊梅了趕過來了。
楊思源倒不懷疑小姑是因為覺得這事丟人,才不願意早點過來,而是她確實忙。
楊梅是小學老師,這會兒假期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還挺流行,楊梅放假也做此類的教培兼職。
若是正常上班,找個同事代課,也能及時趕過來,可教培不一樣,學生家長交了錢,老師上一半因為私事走了,這不合適。
劉慧芬把剛才的事情一說,小姑也開始埋怨,這當爹的這麼大年紀了還整這些事,就不靠譜。
可再無奈,也沒辦法,頂多也就埋怨兩句,可不能真不管他,要那樣,就是他們當子女的不對了。
姑嫂二人又聊起家常,女人嘛,聊天的重點還是孩子。
小姑早間打過電話,知道楊思源姐弟倆高考成績和報的志願了,這會兒正幫著分析,結論和楊思源當初分析的差不多,他們被錄取的機會很大。
其實家長裡短嘛,本身就廢話居多,倆人嘮了會磕,各自回家。
楊思源開車帶家人回家路上,楊思甜問,“媽,你怎麼沒把弟弟開公司的事告訴小姑呢?”
劉慧芬笑了笑,“閨女唉,你可別誤會媽媽故意瞞著你小姑,是這種事,不好主動提。”
楊思甜“哦”了一聲,其實不一定明白。
楊國樑在一旁聽明白了。
親戚之間的關係,本身是沒啥的,血脈裡註定的了聯絡,正常人當然都會好好相處。
上一輩人和這一輩還不同,楊思源他們這一輩,正好趕上計劃生育,城市裡九成的八零後都是獨生子女了。
上一輩哪一家不是兄弟姐妹好幾個啊。
楊家這邊,兄弟姊妹六個,雖說因為是拼湊家庭,關係上還挺微妙的。
但總得來說,大家相處起來,也都還不錯,可因為平時各忙各的,都是過年過節或有事了才聚聚的。
這也是遠親不近鄰的道理。
可親戚之間相處,不見得性格上就能那麼融洽,處得好的就多聚,處的一般就少聚,很自然的天性而已。
小姑算是處得好的,可也不會啥事都全讓她知道,劉慧芬是拎得清的,特別是楊思源這才開公司不久,在她心裡還不知道能不能幹好呢。
萬一她把這事一說,要楊思源的公司業績好的話,那就顯得她劉慧芬太顯擺自己兒子了。
挖一不好或者幹賠錢了,現在說就更顯得楊思源本事不夠,年紀輕輕瞎逞能了。
還有一點,這種事要麼和所有親戚一起說,要麼都不說,找到好時機在一起說。
要是有了時間差,讓那些晚知道的親戚容易誤會了什麼,那就不好了。
劉慧芬沒選擇這個時間點說,大概就是出於這兩方面考慮,將來兒子公司有了一定業績,到時候再說不遲。
也並不是單純擔心自己兒子能力不夠,開公司能給幹賠嘍。
一家人聊著聊著,劉慧芬想起個事來,“你們錄取通知書下來估摸還得又幾天,咱們一家人趁機去看看你們姥爺吧。”
楊思源他姥爺在隔壁海巖縣,也是隔壁市了,其實距離也不算很遠,七八十里路。
姥爺就靠譜的多了,當年參加過縣大隊打過鬼子,也就是土八路,要這麼說的話,劉慧芬還算是個紅二代。
後來姥爺退伍回村後就當村幹部了,之後還相繼當過村長和支書,現已退休。
不過在村裡名望依然很大,現在村裡老百姓見了他還是恭恭敬敬喊老支書,正因為他為人正直,受人尊敬。
姥爺家這邊也是六個子女,差不多一半在老家村子裡務農,一半進城謀生了。
劉慧芬在家排行老三,在四個女兒裡排行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