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握住天瓊的綬帶
南瞻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五章 握住天瓊的綬帶,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南瞻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不成贅婿就只好命格成聖正文卷第四百零五章握住天瓊的綬帶天已經黑了。
半輪彎月高掛在天空的左半邊,大荒山上淡青色的天穹中,亦有幾點殘星散落在那裡。
月光與星光下架起了一場篝火。
篝火旁眾人圍坐,黃瓏道姑有些警惕的看著篝火另一邊的富家小姐。
那黑衣的女官眼神時不時在陸景與黃瓏道姑身上打轉。
當她看陸景時,眼神中難掩敬意。
女官不久之前還清楚的看到陸景劍氣潺潺流出,就像是星月的月光一樣流入雲霧中,立起一座執劍山,斬了七位天上來客。
她家公主關鍵時刻相助陸景,以此挾恩圖報的計劃就如東流逝水,也與那些逝去的雲霧一般不得不消散而去。
正因如此,哪怕這女官見過頗多世面,對於陸景也確實有滿心的敬重。
至於她看黃瓏道姑,雖然不動聲色,眼神看起來也只是平常,可其中最深處卻還蘊藏著一股敵意。
通感拂塵確實太過珍貴了。
作為南詔感通寺至寶,同時也是南詔至寶。
甚至係數整座天下,能夠與通感拂塵相提並論的法器實在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通感拂塵不同於其他珍貴的法器,這件法器對於持有者的修為毫無需求,甚至日照境界的元神修士都可掌控駕馭這等寶物。
唯一需要的,大約便只有通感拂塵的認同。
而一旦獲此認同,就比如方才大荒山上的爭鬥,眼前這修為稀鬆平常的女道人不過只是照星境界,卻能夠召來天王法相降世,雖然無法與真正的乾坤、大龍象修士比肩,卻足以與純陽、玉闕修士平分秋色。
而這等珍貴的寶物原本屬於南詔,屬於感通寺,現在卻在眼前這道姑手中。
自家公主與她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卻無濟於事,這難免令黑衣女官心中生出怒氣。
“南詔佛學大師、永平四十八年狀元鄭平湖在《永道志》第四十二節中有記載,這通感拂塵本來誕生於虞淵,後來落入太梧朝國師手中,再後來大伏太祖、太宗起兵,人王又陳霸先殺了太梧二皇、國師,這拂塵落入齊國開國皇帝手中。
而在此之後,齊國開國皇帝又將此物贈送給昔日刀魁跋扈將軍,希望以此獲跋扈將軍相助,直至跋扈將軍身死,這拂塵才被出門遊歷的感通寺主持所得。”
“除去《永道志》,世間典籍中,又有齊國黃元君的《潮音經》,太梧朝佚名人所著《虞淵記》,乃至大伏遊歷商人餘先所著雜記俱都可以證明此事。”
陸景盤坐在篝火前,一隻手拿著幾根枯枝,為篝火添柴,眼神落在跳動的火焰上娓娓道來。
“陸景畢竟在太華山上安居,與黃瓏道姑是舊識,黃瓏道姑……還特意帶著這件寶物前來助我。
我雖然不知二位的身份,可我既然知道這通感拂塵的來歷,自然不能閉口不語,也要說道幾句。”
陸景猶如細數家珍,說出一連串的書籍來,這些書籍俱都可查,是陸景在修身塔上的積累。
他原本在修身塔中,便已經讀過天下不知多少典籍。
後來瑣事太多,陸景閒暇時雖然也在讀書,這終究不比修身塔中那些年歲。
直至他來了太華山,太華山上的日子漫長而又平靜。
連同陸景一同前來太華山的修身塔上,還有很多書是陸景未曾看過的,於是這些日子來,除了教授那些太華山上的孩童之餘,他便與修身塔中的典籍、雜記、遊記為伴,倒是也有很多收穫。
南詔女官聽到陸景輕易就說出三五書籍的名字,為通感拂塵溯源,心中不由有些驚訝。
南詔公主自然也是驚訝,她上下看著陸景,只覺得這白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