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5章 兵發安慶,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事,不禁惱羞成怒,喝道:“先帝無子,孤奉太后旨意監國,便是皇帝一般,何來篡奪之說?你小小按察副使,竟敢直斥本王,來啊,把他也給我拿下,推出殿外立即斬首!”
二人被侍衛拖出門去,猶聽林巡撫高聲喝罵:“賊子自不量力,竟敢窺視大寶,今日賊殺我,明日朝廷必殺賊!”
罵聲漸遠,大殿上一片死寂,片刻功夫,只見兩名持衛提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走進殿來,單膝跪倒把人頭高舉,奏道:“啟稟王爺,犯官林俊、鍾良茗已然伏法!”
眾官員偷眼望去,只見方才還怒目喝罵的兩個官員現如今只剩下一顆頭顱,被人提住頭髮,頸下血肉模糊,不禁駭得面如土色。
寧王陰惻惻地一笑,掃視了眼那些官員,獰聲道:“還有那個敢質疑太后詔命真偽的,站出來!”
殿上鴉雀無聲,再也無人敢出頭,寧王露出得色,又道:“本王欲領兵還朝,光復宗室,爾等可願為孤效命、共建功勳?”
劉養正、李士實,還有已被他收買的布政使張綸等人率先下跪,有人帶頭,這心防就容易被攻破,一方面為求活命,另一方面抱著是奉太后旨意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大部分官員呼啦啦跪了下來。只有少數官員,不過十餘人站在那兒既不想跪下跟著造反,又不敢提出抗議做一個砍頭的忠臣,悽悽惶惶十分可憐。
寧王毫不客氣,立即命人把這些猶豫不決的中間派全部關入王府大牢,此時殿中文武就算是歸附他的人了。劉養正高聲道:“王爺,太后命您監國,分明就是要將皇位傳給你,如今出兵討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德根本沒有資格做皇帝,您要是以王爺的身份起兵,那置正德於什麼地位呢?”
這些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寧王聞言立即問道:“那麼,依劉先生所見,本王應該怎麼做呢?”
劉養正立即道:“為了大明江山社稷,為了能名正言順地討伐篡國叛逆,恢復大明宗室,在下以為王爺應立即即皇帝位,號召大明臣民討伐正德,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利”。
李士實、張綸等人恬不知恥地連聲應和。其他官員哪還看不明白其中關節?一見寧王飽含威脅的目光向他望來,也只好硬著頭皮跪倒促使寧王‘推辭’再三,‘無奈’之下,只得順從民意,把長鬍子一拋,嘆息道:“罷了,那孤……就勉為其難,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來承擔這份重任吧”。
這寧王志大才疏,但是辦事卻是風風火火,極有效率,他立即移駕銀安殿,就有中官捧上早就做好的皇冠龍袍,當場穿戴起來。
下邊文武官員瞧這架勢哪象是臨時起意這才即位的?分明是早有準備,光那件正宗的龍袍沒有一年功夫都做不成啊,可是也沒人敢指出來,就在中官指揮下齊刷刷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李士實奉上用了一夜時間寫就的討逆檄文當殿宣讀,革去正德年號,登基為帝,年號順德,封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加封公爵,又封江西佈政張綸為兵部尚書。那些前來為寧王愛妾賀壽的文武官員各有封賞,但是真正掌兵的權力寧王可不敢交給他們。
寧王一聲令下,銀安殿外等候多時的各山各寨的土匪山賊們上殿見駕,寧王封洞庭大盜楊子喬為行軍總都督,大狗子為副都督,吳廿四、凌泰為都指揮;又拜紅纓會首領王僧雨為大師公,李左同為副師公,楊清為總師公各自領軍,師李自然為護國師。
這銀安殿上所授的官職有朝廷的品秩,也有江湖幫會的稱號,聽起來不倫不類,彼此的統屬也無法確定,聽得那些剛剛投降的文武官員暗皺眉頭,根本不敢奢望這樣一位寧王爺會有燕王朱棣的雄才大略可以奪國成功,可是目前不附從立即就是死路一條,他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寧王又讓人把李士實的檄文抄印了上萬張,檄文上列舉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