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1章 千古一帝,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德皇帝搶先喝道:“那就立刻出徵,橫掃叛匪。當此時刻,敢有言退言守者,皆怯攻畏死、私通寧叛之賊,依律,滿門抄斬!”

“卟嗵!”六部九卿的老頭子們剛剛撩袍跪倒,一聽正德這話傻眼了。

正德把眼一眯,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話要對朕說麼?”

“啊……啊……,臣等恭祝吾皇萬歲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皇帝親征,自然所率全是精銳,這些士兵是兩京最精銳的部隊,也是大明軍隊中火器配備最齊全的軍隊。兩路大軍合起來共十萬人,分二十營,每營官兵五千人。

全營兵力中,步兵三千六百人,除了刀盾,皆配有步兵火銃;騎兵一千人,除馬刀長矛等冷兵器一半配多管火銃,一半配弓弩。另有400人,每人配短火銃一柄,同時掌握著一百六十門盞口將軍炮和二百杆大連珠炮。

這樣可怕的火力配備,在中距離火力突擊時,對於對手來說,將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種比例的火器裝備如果讓當時那些歐州的君主們看到,他們會眼饞的流口水,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國王如果擁有一支配備瞭如此密集火器的軍隊,都將橫掃整個歐州。

假如大明歷史上以後的幾任皇帝不是那些練丹士和木匠,而是秦皇漢武那樣雄才大略、富有進取精神的帝王,那麼現在太平洋彼岸的華盛頓應該叫做‘新長安’了。

寧王兵分兩路直取南京,探馬穿梭不停回報著訊息。“正德皇帝先一步進入南京城、水師被明軍扛著早被寧王忘到後腦勺的朱五四老爺子的靈牌打的落花流水”等訊息先後送來,這訊息猶如兩顆重磅炸彈,炸得他暈頭轉向。

正德皇帝搶先一步到達南京,對寧王來說就已經失了先機,他想打南京困難將增加不止一倍,而且整個江南搖擺不定中的軍心、民心都會因之發生變化。

寧王陷入絕望之中。他的大軍剛到蕪湖,被迫在此駐紮下來研究對策:還能再往前走麼?兵力不及明軍、兵備不及明軍、又不佔天時、地利、人和,如何攻打固若金湯的石頭城?

寧王召集部屬,把目前的情形一說出來,手下的一眾文臣武將們全都緊張起來,就連為了復仇一力鼓吹寧王全力進軍直取南京的李自然,也意識到了此刻的危險:向前是希望渺茫、退兵是坐以待斃,他們的出路在哪兒?

劉養正沉吟半晌,奏道:“皇上,以臣之見,咱們不如迅速退兵,對安慶來一個回馬槍,趁其不備全力奪城,只要打下安慶,一可以以此為屯止之所,北抗朝廷大軍,二則可以與九江停駐的軍隊呼應。然後我們再徐圖後計,皇上以為如何?”

劉養正是寧王的“文膽”,此人的膽子的確很大,常言說‘無知者無畏’,劉舉人就很無畏,他一向是以管仲、孔明、劉伯溫自詡的。這幾位生蓬亂世,建不世之功。所輔佐的君王哪個沒經歷過一敗塗地、四面楚歌的絕境?

現在的情形何其相似?所以劉丞相很有信心,寧王軍中大概只剩下這位紙上談兵的舉人老爺仍然盲目樂觀了。

李自然盤算良久,總覺得此時進固然難,退卻更難。數萬大軍臨時聚合,如此驍勇全憑一股氣勢,如今聞風而退,軍心必散,若是進攻,或許尚有一線機會。尤其是正德到了南京,如果不惜一切代價把南京打下來,把正德掌握在手裡,那麼這一戰便畢全功了。

李自然想到這裡,便把他的分析對寧王闡述了一番。寧王繞桌而行,心中委決不下,現在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吶,進退兩難的困境讓他的臉龐陡然間好象蒼老了十年,氣色中帶著些灰敗。

進軍南京,死路!退回江西,等死!再返回去攻打安慶?正德的大軍是吃乾飯的麼?只消探知自己退兵,立即就會追來,自己能在他們到達之前拿下安慶?

所有的人都在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