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喪事大辦,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綾,都嚇了一跳,督察院左都御使劉琯豎起眉毛就要上前進諫:豈有此理,君臣父子,人倫大禮、豈有君為臣帶孝、父為子披麻的道理?

楊廷和眼尖,立即瞪了他一眼,目光凌厲,飽合警告意味,劉琯不覺止住了步子。

“真是愚腐,這也不分個時候,皇上正滿肚子火沒處發呢,現在上前觸黴頭,最輕也得立馬罷官為民”,楊廷和甩了甩袖子,他碰了多次地釘子,總算了解了小皇帝的任性和不拘常禮,現在清流派勢力大弱,豈能再有損夫?

操辦葬禮的規格要和他地職位相稱。這職位,一般對有功之臣要在原有職位上再加封個職務或爵位,職位定了定諡號,然後再研究喪葬規格。

楊凌已是一等侯,爵位加無可加,眾人便琢磨著給個榮祿大夫或者三師三公的稱號,然後再定諡名,不料正德皇帝早有主意。一開口就是封國公,把眾人嚇了個目瞪口呆。

大明除了開國一朝封過異姓六王和幾十位國公,後世之臣有再大功勳、都沒有封國公地,他們功勞再大,總大不過開疆拓土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吧?所以雖然沒有什麼規定不能再封王封公。卻一直沒有大臣再配封這一官職,也沒人敢奢望這一尊榮。

楊凌雖然北驅韃靼韃、東平倭寇、南降佛郎機、在四川又平定了百年來不斷叛亂的都掌蠻。揚威於大明諸藩國,可是封國公未免太隆重了,一時群臣面紅耳赤。跪在地上頭磕的咚咚直響,苦勸皇帝收回成命。

正德冷冷地掃了他們一眼,淡淡地道:“楊卿的功勳連追諡個國公都不成麼?必須有開疆拓土之功?滿刺加失而復得算不算?東海數十島,千里海域被棄百年。淪為海盜巢穴,如個重回大明治下算不算?掌蠻一直是國中之國,不奉號今,如個改土歸流算不算?什麼荒唐?朕還想封王呢。這有什麼大不了地了?都少跟朕討價還價”

眾臣左勸右勸,正德冷笑不語,倒是劉瑾先不耐煩了。

人家劉公公是個幹家事兒的。追諡嘛,給多大的官兒怕什麼呀。就是追封他個皇帝有個屁用,人都死了,縣官還不如現管呢,何況死官?在這些虛頭巴腦的事兒較什麼勁吶?趕快把這事兒都解決了,人家還要研究研究內廠和江南海事衙門的事呢,那可不是權就是錢吶。

劉瑾把眼一瞪,咳嗽一聲,大步走到御案前,高聲說道:“皇上英明,老奴覺的楊大人地功勳追封個國公綽綽有餘,要不是有祖宗們的戰功壓著,楊大人封王都不成問題。再說了,總不成開國一代可以封王封公,後世臣子統統不能有此功勞吧?”

焦芳趁機跪倒道:“劉公公說地是,這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有開疆拓土之功的臣子,不是隻有太祖一朝才出。今日追封了楊大人,激勵群臣為大明開疆拓土,如果來日有人封王,臣不認為皇上是逾越祖制,因為那時大明的疆土必是不斷擴大,皇恩浩蕩,遠佈於八方極遠之地”。

劉瑾是內廷首相,如今還控制地吏部和都察院、御使臺的絕大部分官員,他一出頭贊成,這些人就知道老大的意思了,於是許多出言反對的馬上也厚著臉皮改口贊成。楊凌一派地人在威武侯不在京的時候,唯焦芳馬首是瞻,他一出面、便也紛紛應和。

再瞧正德皇帝的臉,越來越長,十分難看,王華和李東陽交換了一個眼神,知道這是大勢所趨,可不能容那些言官繼續表忠心了,於是二人齊齊跨出一步,也拱手贊成,這樣一來,楊凌的國公之位就當定了,略略一議,決定追封楊凌為威國公。

隨即,便要由皇帝頌予諡號。諡號常用地吉字共七十三個宇,按規矩,在一般情況下,親王應贈予一個宇的諡號,郡王兩字諡,大臣也多是兩字諡。兩字諡的話,就要分文官和武官,文官地諡號皆以文宇開頭,武官以武宇開頭。

楊凌戰功赫赫,照理說該是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