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鎮羌戰事,回到明朝當王爺,月關,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賞賜三軍的銀兩,撫卹傷殘士卒的銀子,所需多少,也請儘快擬出名冊,請書記官核實後上報,皇上對此大捷,和消耗韃靼,讓他們偷雞不著的戰策十分開心呢,對了,怎麼不見苗公公?”

張永好兵,苗逵也好兵,這兩人一個掌御馬監、一個掌兵營,倒也性情相投,苗逵初戰不利,戴罪立功,仍任三關監軍,照理來說應該也在關上才對。

不料楊一清聽了也是一徵,說道:“本官將已透過軍驛將訊息地上京去,想必以軍驛的速度,皇上早該收到了,難道皇上沒有通報兩位欽差?”

張永和楊凌面面相覷,楊凌搖頭道:“這個想是在路上耽擱了,我們還不曾接到京中邸報”,他說得有點兒心虛,皇帝就在軍中,奏摺進了京也只有三大學士才看得到,正德又是秘密,恐怕除非十萬火急的大事,三大學士也不敢派人將奏摺送來呈給皇帝,以免洩露了訊息。

楊一清道:“哦,苗公公和總兵許泰一起”。他說到這兒忽地閉嘴,壓低嗓門道:“等進了關樓再說,苗公公和許泰所執行的軍務極其機密,不宜太多人知曉。”

楊凌會意地點點頭,關口下扶助傷兵、清理戰場計程車卒仍在忙碌,楊凌又道:“楊總制,分化伯顏、火篩,消耗他們糧草的目的已達,近期應加緊攻勢,將他們趕回去。眼看著再過個把月,春暖雪融,百姓也該耕種了,不可拖著他們再次耗戰。”

楊一清頷首道:“楊欽差說的是,本官也正在考慮此事,不過暫時還要拖住他們幾天,原因嘛。呵呵,亦與方才那件事有關,我看這幾日訊息也該傳回來了。再拖下去我也吃不消呀。

三關數百萬人口,還有十餘萬大軍,至於戰馬消耗的糧草更多,備軍屯田如果因為戰事拖延了,僅靠朝廷的輜重糧草,朝廷負擔不起,軍民也要餓肚子,這是大事。”

楊一清身為三關總制。不止要負責戰事,有關軍政、屯田事宜都要負責,官兵屯田每年可以就地解決大量口糧,其重要性不亞於作戰。

楊一清說到這兒不由嘆了口氣,他是三關總制。手下兵馬由大同、太原、宣府各鎮總兵構成,這些長期鎮守邊陲的驕兵悍將,哪是那麼容易聽話聽教的?

前些年大同總兵苛待士卒,這群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卻不怎麼敬畏權威的官兵就作亂把總兵官給宰了,亂哄哄地一通鬧,回頭朝廷想抓鬧事的人都找不到。

楊一清是文官出身,但久在軍中,早知道軍隊是個相對獨立組織。在軍中最講威望、資歷、地位,要麼戰功卓著、要麼軍中資歷夠老,總之要鎮得住場面,否則很難如臂使指的調遣軍隊,部署攻守。

帶兵、統兵、調遣、作戰中更講究將士關係和信任、擁戴,一味酷法嚴厲根本鎮不住這些在死屍堆裡打過滾得人,要是沒飯吃,那真是比打了敗仗更令軍心渙散的大事。

這次戰事耗時太久,雖說對伯顏來說傷害更大,可是對於大明的錢糧消耗何嘗不是個大問題?

楊一清輕輕一嘆道:“這裡山多地少,田地貧瘠,要是再遇上乾旱蝗災,收成極受影響,三關這麼多軍民百姓、戰馬牲畜,一旦缺糧,其心不穩,我正考慮春荒時讓官兵再劈山多開些山田,只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罷了。”

楊凌心中一動,喜道:“既然這些貧地有如雞肋,對於備糧並無多大影響,我有幾種極高產的新作物,楊總制可願一試?先在屯田軍所試種,明年豐收,便可將種子贈與百姓,三關亦可成為西北糧倉。”

楊一清動容道:“有這種作物?”

楊凌頜首道:“是,本欽差可以擔保,我從西洋引進幾種作物,番薯、馬鈴薯、玉蜀黍,現在一畝沙土瘠薄之地種黍麥,風調雨順老天爺給面子,打破天去也就三五百斤產量,種這種番薯可達三千斤以上,雖說是些粗糧,但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