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殺不管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章 帶血的戰利品,以革命的名義,管殺不管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
人的生命總這樣脆弱,而事情的發展也是那麼具備戲劇性。當高貴的上等人與低賤的下等人倒在一起的時候,幕後的法國人最終主宰了巴塞羅那一切,成為城市的主人。在有心人的刻意營造下,一個被法國士兵從暴民們手中營救出的唯一一個貴族,3歲大的小女孩,成為歐洲所有報刊雜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大肆宣揚“人性關愛”的焦點。
在得知自己士兵“成功”營救出來巴塞羅那城內唯一的小女孩時,安德魯欣喜的命令達武將軍派遣一個連的護衛士兵,小心翼翼將她送到司令官的大本營。在那裡,安德魯司令官親手抱起小貴族環視一番,外加親言細語的呵護與照料,而在一旁則是十多個緊急調遣的法國或西班牙畫家,他們正在進行以“仁愛”為主題的油畫創作。
油畫在繼續,與此同時,在巴塞羅那郊外,法國憲兵隊正捆綁著100多名暴民頭目,這些都是託倫斯和他的同志們。直到現在,這些人才最終明白自己成了法國人的替罪羔羊,即使再怎麼懊悔與憤懣,被雜物封著嚴實的嘴裡卻發不出任何聲音,沿街盡是旁人吐出的唾沫和扔上前的爛菜葉。路的盡頭,迎接他們的是一隊隊整齊排列的行刑隊。
歷史的真相總是容易被掩蓋,因為書寫歷史的人往往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是不被譴責的。
整個歐洲都在異口同聲地譴責巴塞羅那暴徒的罪惡行徑,無限同情城市貴族的悲慘遭遇,而原本是侵略者的法國人倒成了西班牙人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無論是西班牙人,羅馬教廷,還是歐洲其他國家的普通民眾,都在高歌安德魯司令官及其統帥軍隊的仁慈與偉大。事實上,懷疑整個事件真相的人並不缺乏,只是他們無法在法國人閃閃發光地恐怖刺刀下尋求考證;即使有可能,但策劃騷亂的所有暴民頭目以及遭受迫害的當事人紛紛死於非命,僅留下一個嚇成終身啞巴的3歲小女孩,無奈之下惟有接受既定事實。
西班牙人在哀悼,歐洲人在聲討,法國人卻在欣賞與拍賣戰利品。
巴塞羅那城市裡的無數珍寶從暴民們的腰間拿下,或是屍體旁的口袋掏出,或是直接來自殉難者的家裡,它們作為戰利品被法國士兵們用車馬拖運到城外的軍營,交由軍需官登記註冊。而在距離軍營不遠處,一個用綠布包裹的圓形區域裡,人聲鼎沸,守備森嚴的裡面不斷傳出陣陣喧鬧聲,一場熱鬧非凡的拍賣會正在此處進行。
……
“各位注意了,現在向大家展示的是一副珍貴油畫,名稱為“懺悔的瑪達萊納”。此副油彩畫原本是法國才華橫溢的天才宮廷畫家尼古拉斯-雷尼耶在1625年的偉大傑作,後被法國王國路易14,太陽王陛下作為答謝地禮物贈送給西班牙王室,歷經數次轉展落入巴塞羅那的貴族手中。
整副畫面描繪的是《聖經》中的一名妓女,瑪達萊納,因其堅信上帝而獲救的場景。畫中的妓女瑪達萊納,被畫家描繪得十分感人:滿臉憧憬與無限哀怨交織在一起,雙手撫mo骷髏,等待著上帝前來拯救。全畫以黑、白、灰為主要色調,黑色的背景,灰色的桌子、聖經、骷髏與白色的瑪達萊納身體,使瑪達萊納懺悔的信念被突出出來,讓人感到虔誠的精神信念是不可動搖的……”
主席臺上,一個來回跳躍著瘦高主持人正對著一副油畫,繪聲繪色地向臺下數百名商人,高聲介紹油畫的歷史與典籍。或許是太過興奮,拍賣者的廢話顯然太多了,這也引起了人群的普遍不滿,早就對藝術品垂涎三尺的奸商們開始不耐煩地怒吼起來。
“該死的混蛋,說完了沒有!”
“是啊,趕緊報價,臺上的死猴子!”
“哈哈,上帝正準備派我親吻油畫中的婊子呢!”
……
看到眾怒難犯,主持人立馬收聲,將話題轉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