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糊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減租減息(二),民國投機者,有時糊塗,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這篇來信一經登出輿論大譁,紛紛譴責地主的貪婪和無恥,學者們一致認為應該採取辦法限制地租,盧作孚辦的鄉村建設學院的一位教授撰文認為要落實民生主義必須厲行減租減息,他在報上發表的文章認為國民政斧早在民國18年就制定了減租減息政策,限定地租不能超過四成,利息不得超過20%,這項政策已經六年了,但卻遲遲未能落到實處,這是農村動亂的根源所在。
隨後又有經濟學家出來論證農村經濟破產對城市的影響,稱農村市場一旦破產,勢必蔓延到城市,失去農村市場,商品勢必積壓,農民隨即蜂擁入城,城市勞動力供大於求,於是工人的工資下降,工人工資下降使他們的購買力受到嚴重削弱,於是商品進一步積壓,最後導致工廠大量倒閉,城市經濟也隨之衰落。
到三月中旬,《渝州晚報》發表了一篇《抗戰與減租減息》的文章,這是篇文章沒有署名的文章,這篇文章首次把減租減息與抗戰聯絡起來,一舉扭轉了那種只停留在經濟和道義上的討論,將討論推向更深入。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