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買賣,我的姐夫是太子,上山打老虎額,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聽罷,目光炯炯地看向張安世,沉吟道:“那該當如何呢?”
張安世道:“臣以為,可於天下各處,想盡辦法,設定港口,於各處水道和航線上,建立補給站,鄭公公此番下一次下西洋,責任更為重大,沿途的良港和島嶼,都要進行勘測,先建立簡單的貿易站,確保商船可以通行,此後,再根據情況,駐紮兵馬,或者派駐官吏進行管理。”
頓了頓,他又道:“實在不成,還可進行分封,如親王庶子,可分封各島以及各處港口,既令他們鎮守一方,又用大明律令約束他們,教他們負責港口的維護,貿易的補給。”
如今大明的宗親,已開始開枝散葉。
那些親王們生的兒子越來越多,而太祖高皇帝對自己的子孫過於偏袒,以至於制定出了一個奇葩的宗室豢養政策。
除了親王世襲,還給護衛分封之外。即便是親王的次子和庶子們,也依舊承襲郡王爵位,照例還給供奉,分封封地,予以護衛。
現在各處親王,雖已有了封地,可他們的兒子也不少,這些人如何安置,也成了一個問題。
張安世的建議就是繼續分封,開枝散葉。
讓他們佔據天下星羅密佈的港口和海島,打擊附近的海盜,保護航線,繁衍生息。
這樣的做法弊病肯定有的,從統治角度出發,直接派遣官員管理是最直接的方式。
可對這個時代而言,好處也是不少。
一方面,大明距離天下各處的港灣實在太遠了,來回傳達政令,可能數月甚至一兩年功夫才能到達,這就意味著,每一處港口的官員,朝廷都不可能進行直接的控制,需要給這些官吏足夠的裁決權,甚至……他們就相當於一個個的土皇帝。
既然如此,那麼還不如進行分封!
地給了,人給了,再給一筆銀子對其進行安置,朝廷省得供養這些宗親,而土地是宗親和那些郡王們的,他們需自己進行保衛,既要防土人,也要抵禦海寇的襲擊。
除此之外,他們遠在海外,深處蠻荒,唯一得到供給的方式,就是沿途的商船。
他們只有維護住港口,才能確保從大明獲得補給品,得到大明的商貨,甚至是武器,確保自己對於海盜和土人有壓倒性的優勢。
再加上分封,他們也有了一定開拓的動力,畢竟土地和人口以及財富獲得的越多,都是自己的,將來還要留給兒孫。
倘若是官員來管理,一方面是無法令隨行計程車兵和官吏對其產生認同,畢竟官吏遲早要輪換,無法長久紮根。
另一方面,也沒有開拓的動力,畢竟這得來的財富、人口以及土地,又不是自己的,只要自己不犯錯即可。
聽罷,朱棣頷首道:“如此說來,接下來的一次下西洋,卻需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
“是。”張安世道:“應該比以往都要龐大,而且需要徵募大量的工匠、護衛,船伕以及水手,同時聚集宗親,令他們隨船出發,至於如何分封,可根據此次下西洋所經的航線進行定奪。”
朱棣陷入深思。
其實張安世說的倒是簡單,可實際上,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沿途分封宗親,本身就有巨大的風險!
到了地方,暫時停留,讓他們帶著自己分封的護衛、奴僕、士兵、物資下船,開始建設港口,可能最後,分封了一百個,幾年之後,能堅持和活下來的宗親,只怕可能就只有五十個了。
畢竟他們不是親王,並非是帶著幾個衛的護衛出發,動輒就是數萬人馬。
朝廷能留給他們的,有千人就不錯了。
張安世則是忐忑地看著朱棣,其實張安世也有自己的私心。
之所以提出分封郡王土地,遍佈於天下的港口和海島,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