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守策,鐵血殘明,柯山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重,還是縣界為重,如此才好根據策略準備人丁器械。”
楊爾銘兩人默然片刻,作為一縣之長,自然該守境安民,但桐城地域廣闊,雖然南有長江西有大別山,但西南、東北都無險可守,北方的北峽關雖是一要地,但不能完全截斷道路,流寇一樣可以繞行透過,誰也不會相信靠北峽關巡檢司的弓兵便能守住關口。
要抵擋流寇,不讓他們進入桐城縣界,需要強大的野戰力量才能做到。
孫先生清清嗓子之後道,“孫某認為當守縣城。
朝廷論罪,陷城失地居首,流寇來則來矣,去也去得甚快,地是決計不要,但若是城池被破,百姓死傷必重,就算流寇之後走了,地方牧守也是死罪,朝中對地方上可以嚴厲得緊。”
孫先生當著龐雨的面這樣說,已經是把龐雨當做自己人,如果是有其他人在場,他絕不會說得這麼直白。
孫先生的意思就是,朝廷只看重縣城,只要縣城在,城外就算再糜爛,也不算喪城失地,因為流寇是不會佔據鄉野不走的。
“還不說朝中定罪嚴厲,縣城原本便是一縣財貨百姓生聚之地。”
楊爾銘一副少年老成模樣,背起手在屋中來回踱步,一邊思索著道,“若守縣境,必與流賊對陣交鋒不可,想我一縣之地,無力與流賊野地浪戰,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另者,流賊來去皆快,盡靠馬騾,桐城鄉間山澤之地不適宜他們縱橫,鄉野之中料來應當無大礙。
是以應以縣治為重,鄉野為輔。”
以鄉野為輔,換個說法就是集鎮鄉村都不管了。
在龐雨看來,這也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但也最符合地方官自身利益,確實就放棄了保護鄉野百姓的責任,當然楊爾銘也給自己找了一些理由,以強化自己決策的合理性。
龐雨聽了放心了一些,依託城牆打防禦戰,對作戰技能的要求就低了很多,把壯班拉出來強化訓練幾天也勉強可以用。
龐雨對此還是有些準備,立刻說道,“那便是以守縣治為重,以守鄉野為輔,卑職這裡已有一些計較,可先供大人參詳。”
“龐班頭你說來聽聽。”
“第一是明保甲,無論城鄉,皆要保甲嚴明,嚴查往來流動之人;第二是團練鄉兵,除卑職編練壯班之外,城中各坊要編社兵,各里要有鄉兵;第三是儲存武備、糧草,火藥、兵甲,第四是遠近偵聽,哪怕早一個時辰得訊息,也全然不同;第五是傳信,衙中馬快少有操練,馬匹皆瘦弱,快手多幹捕盜緝拿之事,卑職會嚴加操練,一旦得知流寇到來,即刻以馬快通知各鄉各里,尤其官道左近村鎮人家應馬上撤離,最好是能提前操演;第六是備預案,凡事預則立,一旦流寇接近,便按預案籌備,不至手忙腳亂;第七是最要緊的一條,需要大人出面。”
楊爾銘認真的問道,“何事?”
“要抵禦外敵,必須充分調動一切力量,最要緊是人力和錢財,城鄉能協助縣衙的,就是士紳里老宗族,請大人時常召集他們通報匪情,只有他們重視匪患,鄉間才能充分動員。”
楊爾銘連連點頭,他和孫先生也商議過,與龐雨說的有部分是相同的,他聽完後對龐雨道,“方才所說,立刻列一個條陳給本官。”
龐雨立刻答應,楊爾銘和孫先生都對他很滿意,其他的班頭,既提不出這樣的條陳,也不可能做得了這樣的文書工作。
“那事不宜遲,本官午後便召集城中士紳商議,並一起巡查城池。”
……桐城南門門城牆上,一群人沿著城牆一路邊走便看,不時還停下對著城外指點。
龐雨帶著十多名手下走在後邊,他在前面的人群中看到了潘應婁、劉秀才、江之淮、張秉成、蔣臣等人,他們都是士紳代表,其他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