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澤社,鐵血殘明,柯山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一個稱呼撓頭,我與密之的朋友都是平輩論交。”
龐雨只得稱呼他方兄,又與幾人一一見禮,只有蔣臣神色冷淡,連孫臨的態度也比上次好。
“今日我澤社聚會,上次約定原本是研討時文,講周易和春秋,但因桐城遭逢大變,外有建奴扣邊,內有中原鼎沸,武公建言我輩應論兵研武,當務之急無過強兵,是以今日題為強兵。”
龐雨第一次參加士子的社會,只能先聽別人說,便靜待其他人開口。
孫臨近日將表字改為了武公,對這個話題最為急切,聽完便先道,“在下以為,建奴為外患,流寇為內憂,若論危害,流寇倍於建奴。
中原村鎮星布,流寇往來之處萬民流離,千鎮萬村盡成鬼域,荼毒之慘不在遼東之下。
本為糧稅出處,亂後生民盡成流民,尚要他處接濟,一旦接濟不周,流民又是土寇流賊所出,如此迴圈往復無有盡頭,昔日繁華中原,已是赤地千里。”
方以智輕輕道,“野鬼悲號天欲夕,蓬沙坐卷埋兵革,城南戰死血未消,一望黃河千里赤。”
眾人默然片刻後,才由孫臨繼續道,“皆因內地空虛,幾如不設防一般。
便如此次民亂,黃文鼎初起區區二十餘人,為亂桐城一月有餘,撼動沿江數十州縣,自安慶府至廬州府,竟無一兵可用。
還需仰望安池兵備道自江南調兵,五府兵備也不過數百人馬,堂堂南直隸天下賦稅所出之地,虛弱如此,自古可有聞乎?”
方文一擊掌昂然道,“說得好,我曾聽聞當年鬧倭患之時,五十三名倭寇自海而來,縱橫三省無人能擋,竟以區區五十三人悍然攻打南京,南京全城禁閉,無人敢於出戰,當時實難信之,但親歷桐城之變,才知未必是虛言。”
龐雨聽得暗暗咂舌,五十三人流竄可以理解,但攻城確實駭人聽聞,也可見大明南方孱弱到了什麼地步。
“如今流寇猖獗,中原土寇蜂擁,我南直隸雖仍太平,卻不可大意。”
孫臨說得興起,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飲而盡,“我以為,官兵不可恃,各地無論縣州府,都要早作預備,檢點壯丁,團練社兵,以鄉兵守鄉土,才是長久之計。”
孫臨還待要說,蔣臣卻站起來大聲道,“孫兄所說是保家有餘,但還不足於為國平亂,自古足食方可強兵,朝廷錢糧入不敷出,地方上留存盡皆被戶部抽調一空,無論縣倉縣庫都空空如也,團練社兵也是一句空談。”
方文掩嘴道,“蔣社兄又要說那發鈔之法。”
方以智笑道,“物有其故,實考究之,鈔法同樣如此。
蔣社兄的發鈔之法提過多次,卻是語焉不詳,今日可為我等詳解。”
龐雨聽到發鈔,不由也來了興趣,他知道明初是發過寶鈔的,朱元璋用行政力量強制使用,因為財政收入的不平衡,只能發行無度,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猛烈的通貨膨脹,到永樂五年已經貶值三十倍,到正德初年便基本廢止。
卻不知蔣臣一個小小書生,又研究出了什麼鈔法,難道他有當央行主官的潛質。
“據在下推算,我大明存銀為二億五千萬兩,應將白銀盡收於朝廷。
朝廷歲行五千萬鈔,五歲為界,是為二億五千萬,則民間之白銀約已盡出,後則不可繼矣,故一界以後,以舊易新。
五界既行,則通天下之錢數,又足相抵。”
(注1)蔣臣說完顧盼自豪,龐雨大張著嘴,呆呆看著面前自信滿滿的蔣臣。
愣了片刻之後龐雨終於忍不住問道,“那請問蔣兄,你如何用五千萬兩紙鈔,每年從民間換回等額的白銀來?
是去搶嗎?”
……注1:崇禎十六年時,明朝最後一次發鈔的嘗試,就是由桐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