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民情,鐵血殘明,柯山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能去縣衙投櫃,鄭老他們這些牙行知道小農此時必須換銀,便與那糧商一起壓低糧價,平日一兩的糧價可壓至五錢,還要用大稱收糧,一百三四十斤才足一石。”

龐雨拍手道,“原來如此,差價如此之大,所以便有嶽季這種挑夫看到其中的利潤,自行從城外買來糧食售賣給城中百姓,他可能買來五六錢,賣給百姓九錢,買賣雙方連帶著小農都有便宜。唯一吃虧的是鄭老一夥,鄭老要確保糧店價格一致,才能達到壟斷,決不能容忍有人藉著價差在中間謀利。”

“其實那嶽季只是小本生意,百姓每次不過買十來斤,嶽季挑了百餘斤,賣完能掙兩三錢銀子,鄭老連這個都不能忍。嶽季剛沿街賣了幾戶熟識的街坊,便碰到了鄭老一夥,鄭老要收他的糧擔,兩人搶奪起來,激怒了那鄭老一夥,就打死在嶽季住的齊家街上。”

龐雨笑道,“不在於嶽季賣多賣少,鄭老他們靠與糧商勾結形成壟斷,對任何私下買賣糧食的人都看作與他們爭利,跟嶽季一樣做這買賣的必定不會少,鄭老必定是見一個打一個,否則他那價格聯盟便難以維持。人為財死,只要有利潤,便有天然的經濟動機驅使人動這腦子,即便死了一個嶽季,以後照樣有人會幹。”

何仙崖搖頭嘆道,“就為兩三錢銀子,一死一逃。”

“小農不是更慘麼。”龐雨見沒有什麼新鮮熱鬧,便領頭往南門走去,“小農辛苦一年種些糧食,收熟之後當頭便被這些糧商佔去半數便宜,就為換點銀兩交稅。”

何仙崖接道,“誰說不是,還有那鄉約、里長、冊書、牙行,在在不是省油的燈,縣衙收完了還要解送南北兩京,到了地方入庫也是迎頭一刀少不了。”

其實何仙崖沒說,縣衙的戶房、櫃夫、銀夫更不是省油的燈,不過因為他自己身在其中不便說罷了。

龐雨邊走便沉吟道,“咱大明朝這徵收的成本不低啊,若是如此看來,朝廷到手一兩,百姓所付出的怕不止三兩,難怪唐大人說《賦役全書》最要緊不是熟記,而是懂怎麼用。”

“怕是四兩都不止,皆因這只是收糧時,到得青黃不接時候,這些糧商…”何仙崖正滔滔不絕,卻見龐雨叫住路邊兩個挑夫。

何仙崖詫異道,“二哥你叫挑夫作甚?”

“反正要到南門麼,老子也在城外買點糧,乘著便宜存個幾個月的,當然要叫挑夫。”

何仙崖大驚,趕緊拉住龐雨道,“二哥萬勿如此,嶽季那前車之鑑,這兩日城中無人再私下收糧…”

“別人不敢時正該下手,此時城內群情洶湧,鄭老一夥銷聲匿跡,無人敢來阻攔。”龐雨輕鬆的道,“要不是老子沒本金,現在就買一萬斤屯著,慢慢賣街坊也能賺。”

何仙崖皺著眉頭想了半天,龐雨說的似乎有道理,但又不能完全放心,這麼想著很快便到了南門。

龐雨跟已在門口的幾名皂隸打過招呼,大搖大擺的帶著三個挑夫出了城門,門口果然有不少農民挑著擔子進城。

南門外是桐城往淮北的官道,和向陽門都桐城最繁華的城門,南門外街上有許多店鋪,小販也多,連桐城的人口市場也在這裡,插草賣身的在街邊跪了好長一段。

龐雨伸出鐵尺攔住幾個,那些農民見到是皂隸,又帶著鐵尺,都受了不小的驚嚇。連忙老老實實的停下,把糧擔放在地上。都是滿滿一挑,龐雨想試試斤兩,蹲下去把扁擔扛在肩上往上一頂。

“哎喲。”龐雨肩膀一痛,挑子居然紋風不動,龐雨最近也做了一些力量訓練,但肩膀確實受不了這痛,不知道這些農民是怎麼挑著一百多斤走了那麼遠的路。

“你們這力氣真是厲害,走了多遠來的?”

其中一個農民點頭哈腰的道,“柳樹裡來的,估摸有個七里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