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大江,鐵血殘明,柯山夢,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書當官的人確實很多,樅陽的有錢人也是桐城最多,古代說窮文富武,但實際上無論文武,家裡沒點根基都是難以供養的,樅陽出的進士多,也在情理之中。
唐為民是桐城練潭人,對本地掌故瞭如指掌,路上談談說說,龐雨倒不覺沉悶。
但樅陽實在遠了些,唐為民不願太趕,晚間還在半道的鋪社歇了一晚,第二天龐雨大腿和屁股都痛得厲害,走路也受影響,騎一會走一會,好不容易熬到午後才到了樅陽鎮。
樅陽鎮的倉房有紅沙洲常平倉、下樅陽廒房、鎮倉廒等六處,其中三處是社倉,主要是民間自己管理,與預備倉等官方倉庫的地位有所差異,能管社倉的,都是地方大戶大族出的人。
下樅陽倉廒則是存放的漕糧本色,那裡有專門的漕倉署管轄,這個地方是個檢查的重點,漕糧比不得地方自己的,每年有定額需往京師送。就龐雨所見,管理雖然也混亂,但比起其他幾個地方倉廒要好一些,畢竟地方能少,京師的不能少。
唐為民一到就進了下樅陽倉,幾乎所有檢查都親自經手,不知是因為下樅陽倉太重要,還是這裡屬於他的自留地。龐雨知趣的毫不過問,只在倉廒中略微檢視一番,便出門在樅陽鎮附近閒逛。
樅陽鎮因為規模龐大,還分為樅陽鎮和下樅陽,彼此相距五里,要說是兩個鎮也是十分合適。
龐雨此時所在便是下樅陽鎮,眼中所見,下樅陽鎮確實是比縣治還繁華的所在,此地瀕臨長江,鎮外便有港口直通江河,兩岸商貨倉廒連綿不絕,形成了幾個熱鬧的交易市場。
樅陽得益於貿易的繁榮,便不斷吸引人口前來定居,下樅陽以“大街”為中心,民居遠遠的往四面延伸,據龐雨的觀察,居民數量不會少於桐城縣治,龐雨對這種活躍的商業城鎮感覺更親切。
何仙崖隨在龐雨身邊解說著,他也很樂意出這種差,因他來過樅陽兩次,此時落後半個身位,便臨時充當導遊的角色。
“二哥你看,這兩條小溝,便是從來時看到的月兒湖引來,樅陽周圍種魚田最多,尤其以龍井蕩中肉味最為鮮美,漕倉署晚間定然要請二哥去品嚐一番。”
桐城周圍塘湖很多,縣治裡賣的魚又多又便宜,龐雨對樅陽的魚肉沒多少興趣。
他卻對下樅陽的港口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樅陽港其實就是一段靠近城鎮的河岸,岸邊商船和漕船鱗次櫛比,不斷有船隻起帆離去,河道上舟船往來,顯示出繁榮的商業活動。
“三弟,樅陽此處如此多船,都是拉些什麼貨品?”
何仙崖指著旁邊那些商家的倉廒道,“八成都是糧食,咱們桐城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產糧一向豐厚,每年有糧商從附近收購大量糧食,再過得一月,到收熟的季節,各條河道糧船相接,就從這下樅陽順大江販往江南一帶。”
龐雨點點頭,樅陽這裡從經濟上看,應該超過桐城縣治,因為水運是此時最便宜最有效率的運輸方式。
龐雨來了這些日子,雖然以前對桐城的位置不太清楚,但安慶府是知道的,就在長江邊上,聽周圍人老說大江,也猜到就是說的長江,忍不住問道,“從此處到大江還有多遠?”
“出下樅陽往南幾里,就能到大江岸邊。”
“這麼近就能到大江?”
見何仙崖點頭,龐雨轉身便往倉庫大步走去。
何仙崖在後面追著大喊,“二哥這是去哪裡?”
“去看大江!”
龐雨回倉取了馬,帶著何仙崖出了下樅陽倉所在的東風口,過紅沙洲到了河岸街,順著河道往南而行。
出得鎮外,四周星羅棋佈著大小塘湖,沿河更有整片的圩田,圩田之上是修築整齊的大埂,排插條石井井有條,寬闊之處可達丈餘,路側遍植綠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