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9章 李巖,你自己組建一個軍團吧!,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封城內,真的有如此之多的富戶?”
李巖肯定的說道:“當然!河洛之地,財富還能少了?”
張準點點頭,娓娓說道:“你且說說詳細的情況。在沒有虎賁軍主力參戰的情況下,你準備如何攻克開封。”
李巖點頭說道:“我在開封居住的日子不少,但是對於開封的具體防務,也只能知其大概。開封城外有一道上城,又叫外城,離內城二三里遠。據說這土城周圍共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僅剩城基,沒有城門,車馬行人都是越城而過……”
張準好奇的問道:“為什麼不要城門?”
李巖解釋說道:“為防備河患,所以土城各門都用土填死了。”
張準點點頭,表示明白。
日後的李自成攻克開封,連續攻打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還給部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李自成一怒之下,就下令挖開黃河堤,將開封給淹沒了。這是明末歷史上的一樁大悲劇,只是因為某些原因,這樁慘劇被下意識的掩蓋了。
李巖接著說道:“這土城好像是開封城外的一道防水堤,自來不設防守,可以不攻而人。但內城卻十分堅固。這內城是金朝遷都開封以後重修的,外邊是磚,內面是土。相傳重修開封時,是從虎牢關運去的土,所以土質甚堅。雖然這傳說未必可信,但我曾親眼看過開封城牆,不但土質極好,而且土中攙有石灰。”
“這內城高有五丈,上建敵樓五座,俱有箭炮眼。大城樓五座、角樓四座、星樓二十四座,俱按二十八宿佈置。環城海壕一道,壕口寬五丈,底寬三丈,深二丈。五門外跨壕俱有板橋,俗名活吊橋。開封城如此堅固,只利智取,不利硬攻。如要硬攻,必須多備攻城大炮。當然,炸藥包也是可以的。”
張準細心的問道:“城壕中四季都有水麼?”
李巖點頭說道:“東南兩面海壕,整年有水很深。西北兩面地勢較高,冬季或旱天往往乾涸。”
張準轉頭看看王時德,隨口說道:“從西門進城,你看如何?”
王時德回答說:“開封五門,只有西門沒有月城,門是直的,只一道門。其餘四門都有月城,有門三重或四重,曲折旋繞。相傳四門如此建造,怕的是走洩旺氣,而開封的地脈是從西北來,所以獨西門不修月城,只一道直門。參謀部選定從西門奇襲入城,比較妥當。”
李巖點頭說道:“我們是從洛陽直奔開封,只有西門最近。倘若繞過西門去進攻別的城門,就容易被城上發覺。”
張準忽然說道:“聽說開封城五門不正,難道這西門也不在西城的正中間麼?”
王時德笑著說:“是五門不對,不是五門不正。建城時為怕洩露旺氣,所以使東門偏北,宋門偏南,南門偏西,北門偏東,只有西門正直,位居西城正中,以便進來旺氣。開封人有句俗話:三山不顯,五門不對。”
張準納悶的問道:“開封哪兒有山?”
李巖笑著回答:“開封原是無山,不過按勘輿家言,西門內爪兒隅頭為一山,上街為一山,鐵塔寺為一山,稱為夷山。因為實際上沒有山,僅是地勢略高,所以叫做三山不顯。”
張準含笑說道:“倘若順利,大軍襲破西門,應當首先佔據哪些地方?”
李巖胸有成竹地說:“河南巡撫、布政使司和桌司各大衙門都在西半城,距離西門較近,必須有一支人馬分頭攻佔,使開封文武官員如同群龍無首。要有一支精兵去攻打宮城,活捉周王。”
“聞周王有八百衛士,經常賞賜,說不定會守住宮城抵抗。大軍進城之後,須一面派騎兵佔據北門,巡邏北城,以防周王逃走,一面進攻宮城。倘若周王的衛士們果然死守宮城,那就得爬雲梯登城了。”
張準疑惑的問道:“宮城很堅固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