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6章 蒸汽機和雷汞,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裡進行講述,是最好不過的了。
張準要徐正明研究的,一個是蒸汽機,一個是雷汞。蒸汽機的作用,就不用說了,一切動力的基礎。至於雷汞,則是後裝槍的必備品。子彈底火必須使用雷汞,才能使用撞針擊發……
“蒸汽機是什麼?”
徐正明滿腹納悶的問道。
一聽這話,張準就感覺這件事有點懸。
虎賁軍的工業基礎,要靠徐正明這樣的人起步,當真是舉步維艱啊!然而,除了這個徐正明,張準也找不到其他的人了。
蒸汽機是什麼?的確不好回答。好像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還沒有過這樣的東西。古代的中國,有水車,有風車,有水磨,還有大量使用畜力的工具,就是沒有蒸汽機。甚至,對於煤炭的認識,都不多。對於絕大部分的人家來說,煤炭只是取暖做飯的工具而已。
張準無法抱怨這個社會。他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實際情況。明朝末年,儘管資本主義已經開始萌芽,可是現代工業,工業革命什麼的,根本看不到任何的跡象。好像,也沒有感覺到哪裡需要蒸汽機的出現。沒有極大的動力需求,自然就沒有蒸汽機的誕生。
明國和英國不同。英國本身的動力很少,很難利用起來,人力也非常的有限。但是,明國不同,明國有足夠的水力、畜力作為原始機械動力。此外,明國也有足夠的人力。比如說,松江府的腳踏紡車,就是人工***作的。因為人力成本低廉,隨時都可以僱傭到工人,因此,蒸汽機基本上沒有什麼市場。
但是,從長遠來說,蒸汽機還是要儘早發明的。因為,這個發明,要是明國人自己不發明,別的國家也會發明的。一旦讓別的國家發明蒸汽機,搶佔了先機,明國人再奮起直追的話,就比較困難了。火車、輪船、汽車什麼的,都離不開蒸汽機的發明。
張準希望藉助蒸汽機的研究,在自己的控制地盤上,系統的架構一些工業基礎。不得不說,在古代的中國,工業基礎完全就是空白。宋應星自己的《天工開物》,記載的工業生產的確是不少,可是,這些,都無法算作是工業基礎。
古代的中國,在工業方面,完全沒有理論體系的支撐。因為,真正的讀書人,都不太願意學習算術。能夠靜下心來,研究數學的人,很少很少。沒有數學的發展,就沒有理論體系,就沒有工業基礎。
唉,說起來,張準馬上感覺到,自己有必要開辦新式學校了。新學校除了教導學生讀書認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教導數學、物理、化學這三門的基礎課程。不過,一旦開辦新式學校,他恐怕就要更加的忙碌了。因為,數學可能還能找到一些人來做老師,這個物理和化學,只有他才懂。他哪裡有時間去擔任老師?
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薛凝影那小丫頭,將常用的物理知識,化學知識,都編成一本書,然後讓人照本宣科。只是這兩本書,要充實內容,好像也不太容易啊。張準本人,基本的物理和化學知識,也忘記得差不多了。
前面都是蒸汽機要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難。徐正明弄了半天,才算是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至於這個東西如何的研究出來,他還是一團的亂麻。但是,蒸汽機的困難,和雷汞比起來,感覺又好像不算什麼困難了。
雷汞,張準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化學成分是什麼,只知道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可以用來做子彈的底火,又或者是用來做雷管。近代的子彈,要是沒有這個東西,就無法實現後膛裝彈。因此,要提升槍械的威力,就必須將雷汞搞出來。
既然連張準都無法準確的描述雷汞是什麼,那徐正明就更加的糊塗了。幸好,張準提供了一條發展思路,就是系統的整理已有的化學反應,將其形成固定的,可以傳授給後輩的書本,然後教導給自己的下一輩。這樣一輩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