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海十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還是要納糧,刺明,拉丁海十三郎,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眼光。但是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方面,有很多細節都是不知道的。前世的他,只是海軍陸戰隊的普通士官,退役以後,從事的也是一般的搏擊教官工作,不可能對每個領域都精通的。

在自己不精通的領域,當然是要聽取專家的意見。

好吧,這個專家,在這裡不帶有任何的貶義。

當初,張準之所以著急的提出“均田免賦”這樣的口號,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要搶在李自成的前面,造成最大的影響,吸引到更多的民眾投奔。第二個,是要迅速將浮山所的軍戶都鼓動起來,拿下浮山城,造成既定的事實,所有人都不得反悔。

可以說,這個口號的提出,刺激的確是前所未有的。原本幾乎麻木的軍戶,一聽到均田免賦這樣的口號,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激動。他們對攻打浮山城的急切程度,甚至超過了張準本人。最終,浮山城輕易的被攻打下來,造反成為既定的事實。

隨著四項法令的頒佈,尤其是《均田令》、《軍田令》的頒佈,浮山所軍戶對護衛隊的擁護程度,對他張準的愛戴程度,絕對是空前絕後的。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沒有一群支援自己的死忠,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寸步難行的,更不要說造反,干擾歷史程序這樣的逆天行動了。

張準對這一點非常清楚。

現在,要改變這個口號,張準的確有些猶豫。

好吧,張準承認,自己在軍事行動上,向來都是殺戮果斷的,不會有絲毫的遲疑,但是,在別的領域,他堅持的是慎重慎重再慎重的原則。決斷不了的事情,寧願放一放,看一看再說。但是,王銘宇、劉航等人的強烈要求,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沒有穩定的糧食來源,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始終是個後患。

認真的想了想,張準緩緩的說道:“你們有沒有調查過,我們原來宣佈不納糧的,現在突然改口納糧,民眾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們朝令夕改,出爾反爾?”

王銘宇說道:“大人請放心,我們已經做過摸底調查。只要稅率定在合適的範圍之內,民眾們還是能夠接受的。當兵吃糧,種田納糧,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沒有不納糧的。”

劉航也說道:“沒錯!歷朝歷代,都沒有不納糧的記錄!只要稅率控制在適當的範圍之內,民眾們是不會有意見的。”

張準還是猶豫不決。

其實,在內心裡,張準已經認識到,自己當初提出這個口號,的確是有些脫離實際的。單純從忽悠民眾的角度來說,這個口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李自成提出這個口號的時候,一下子就聚集了上千萬的民眾,可見這個口號威力的強大。

但是,李自成的失敗,同樣是因為這個口號。不納糧,自然就沒有穩定的財政來源。由於沒有穩定的錢糧來源,李自成要維持軍隊的運轉,只能依靠搶掠和繳獲。當繳獲無法滿足需要的時候,只有搶,一路搶過去。只要是大戶人家,統統搶光,結果將很多人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因為搶掠已經成為慣性,導致進入北京以後,起義軍還習慣性的大肆搶掠。尤其是劉宗敏等大將,更是將搶掠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這種搶掠行為,對軍紀是致命的。李自成的軍隊,在進入北京以後,戰鬥力急促下降,不是沒有原因的。

後世有些人說,李自成的軍隊,是因為鼠疫什麼亂七八糟的原因,才會在後來的一片石大戰中慘敗。其實,這些說法,根本就是扯淡!李自成失敗就失敗在沒有建立根據地,又放縱了部隊的紀律。沒有紀律的部隊,根本沒有戰鬥力可言。

一支真正的強軍,就算遭遇鼠疫,也不會垮掉。北京城有鼠疫,你不會從裡面退出來嗎?賴在裡面等死?根本原因,還是李自成進入北京以後,已經脫離了對部隊的掌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