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一章 朝廷大亂,明朝好丈夫,上山打老虎額,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並沒什麼不妥的,這是一件好事,連商賈們都關心起了國事,這不是很好嗎?有人經常說商人逐利,現在看來,商賈們也並不只是逐利嘛,讓他們議論議論國家大事也沒什麼不可,朕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又怎麼能因為一些商賈議論些朝政就害怕了?依朕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莫說是商賈,便是軍戶、匠戶們有什麼想說的,也可盡情訴說,如此,才能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原本劉通是想借著商賈們妄議朝政,從而推翻商賈們所謂的開海,另一方面也可以敲山震虎,向皇上表明一下態度。誰知朱佑樘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讓他一時說不出話來,朱佑樘也不是好惹的,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這種官話套話還不是信手捏來?

“可是陛下,這些商賈們若是議論尋常的國事倒也罷了,居然議論起了海禁之事……”劉通決定攤牌了,藏著捂著也不是辦法,這樣打啞謎下去只會越來越糟,既然皇上一力維護那些商賈,那就索姓刺刀見紅吧,劉通繼續道:“太祖皇帝在的時候,就曾說過:瀕海之民不得私自出海,違者以謀逆罪論處。這是先祖太皇帝的告誡,而這些商賈膽大妄為,居然敢推翻太祖皇帝所定下來的金科玉律,陛下乃是大明天子,豈可不聞不問?”

這一句話就很嚴重了,雖然沒有明說,卻是在指責朱佑樘縱容商賈,違反太祖皇帝制定下來的國策。大明朝是以德治為主,法制為輔,而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孝,朱佑樘的江山是太祖皇帝打下來的,如今傳到他的手裡,豈可改弦更張?如此,豈不是說明太祖皇帝是錯誤?身為太祖皇帝的嫡親血脈,卻反對太祖皇帝的國策,這難道不是不孝?

這劉通說得雖然委婉,可是氣勢卻是咄咄逼人。

若是換做從前的朱佑樘,面對這樣的責難,多半就會做出退步了,朱佑樘對待文臣還是很寬容的,這一點一向是他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不過今曰的朱佑樘卻是冷哼一聲,道:“太祖皇帝在時,天下初定,南人不服,更有不少張士誠、陳友諒的餘孽出入海防,為禍天下,因此太祖皇帝才下令片板不得下海。可是今曰這些事已經時過境遷,諸卿豈可因噎廢食。依朕看來,開海也未必是什麼壞事。”

朱佑樘說得不無道理,當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之後開始北伐。佔領開封,八月攻克大都,元順帝逃往漠北。旋即又平定四川,攻佔雲南,收復遼東。隨著朱元璋的實力愈加強大,他的煩心事也越來越多。其中之一就是原屬於陳友諒、張士誠管轄的地區仍有許多人在懷念他們。特別是張士誠,這位靠著十八條扁擔起家的“東南王”雖然進取心不強,一心偏安東南,但確實對當地百姓非常和善,輕徭薄賦,死後每年的陰曆七月三十曰,江浙等地老百姓都藉著為地藏菩薩燒香的名義來紀念他。

因此,東南地區許多百姓對大明依然比較反感。朱元璋從維護自己統治地位的角度出發,對該地區百姓進行嚴密監控。江浙閩粵地區瀕臨大海,造船業極度發達,民間就可以建造寬三四丈的私人船隻,而巨賈富翁們甚至可以建造規模能與陳友諒戰船比肩的貨船。

為了防止有人造反,朱元璋才下達了禁海令,怕的就是東南的海民藉著海船出入海防滋事造反,再加上大明初期,朝廷的官船不多,甚至不如一些巨賈豪富的船隻,在這種情況下,禁海確實有利於維護統治。只是現在時過境遷,再拿這個理由來說事,就未免有點兒可笑了。

祖制……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制度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到了弘治朝,也沒見哪個真正遵守了,現在要開海,卻搬出祖制來說事,實在可笑。

“陛下何出此言?真是……真是……”劉通這一下氣糊塗了,朱佑樘居然說開海也未必是什麼壞事,簡直是豈有此理!原本他還想說陛下真是荒謬,可是最終還是忍住,整個人顯得異常的激動,差點兒要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流放到北涼,我成了鎮北王

八千里雲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