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默契,伐清,灰熊貓,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保寧周圍並非不能開墾軍屯,一旦韃子的軍屯開發完成,就會對都府形成巨大的威脅。”

“哈哈,要是清廷打算建立一條保寧到重慶的防線,那我們真是求之不得。不過關寧防線殷鑑不遠,我怕清廷不會真的這麼蠢。”

如果成都的明軍完全不加以干涉的話,眼睜睜看著李國英把嘉陵江兩岸的土地都開發出來,那麼四川的清軍確實可以擺脫對江南物資的完全依賴,但鄧名顯然不會對此作壁上觀。

鄧名說道:“想要開發保寧、重慶周圍的土地,李國英至少需要運來幾十萬民夫才成。還需要數以千計的耕牛,無數的口糧。若是他真的這麼幹,那麼用來養兵的物資自然就少得很。我會在每年收穫的時候去攻打他,替李國英收穫他的糧食。如果李國英又想搞軍屯,又不肯讓我替他收穫糧食的話,那他要防守的地方就太多了。現在他要守住的只是重慶、保寧、廣元等幾個據點而已,而那個時候他要守住幾十、上百萬畝的田地,需要的軍隊至少是現在的幾倍規模吧?為了預警和保護屯丁,他要修多少碉堡、驛站、烽火臺?需要的人力從哪裡來?消耗的糧食呢?就是他能把軍屯建立起來,能種得出這麼多東西麼?”

現在清廷要養活的不過是幾萬守軍而已,單純建立一些軍屯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資——當然,那樣軍屯到底是給誰種就不好說了——但如果想把整個軍屯區守得密不透風,李國英需要十幾萬披甲、幾十萬屯丁,還有無數的築城建堡修路的勞力,保寧、重慶一帶就得養上幾十萬、甚至近百萬軍隊。

“軍屯沒有幾年見不到效果,在都府的騷擾下,就是十幾年都未必能出效果,這期間都要靠北京調撥物資來養活。如果在這裡養上幾十萬軍隊,那麼貴州肯定要放棄了,兩廣恐怕也空虛得像不設防一樣了。”鄧名笑道,他估計清廷很快就會意識到決策失誤,鄧名甚至有點奇怪清廷為何會突然這麼重視西南:“如果清廷想修一條保寧——重慶防線,建立一支保寧——重慶勁旅,我是很歡迎的,但恐怕清廷裡面也有明白人,頂多一兩年就會回過味來。等清廷自己放棄重慶之後,我們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地拿下。”

至於重慶眼下的威脅,鄧名認為也在可容忍的範圍內。重慶雖然重要,但重慶最大的作用是能夠給清廷的水師提供一個駐紮地。能不能控制長江,歸根結底不是重慶,而是水師。如果清廷的荊州、吳越水師逆流而上,開到重慶駐紮,那麼明軍在成都和萬縣之間的交通肯定會被切斷。可是現在江陵、夷陵都在明軍的手中,一條清軍的船也別想從下游駛入夔門,更別說重慶了。北人善馬、南人善舟,甘陝綠營造一些糧船運輸輜重,或是藉助地勢阻止明軍打進嘉陵江都沒有問題。但讓他們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水師,把明軍的長江水師打垮,他們還遠沒有這個本事。幾年後,等明軍偵察清楚嘉陵江的水文地理,說不定清軍嘉陵江水師想借助地勢阻擋明軍都辦不到了。

袁宗第不得不承認,如果從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看,清軍增兵重慶很難說清利弊,對四川明軍的壓力雖然大增,但對其他地方的明軍則是利好訊息。袁宗第又看了鄧名一眼,知道這個年輕人對肩負更大的壓力從來都沒有過怨言:“或許幾年之後,李國英從中嚐到甜頭後,就捨不得放棄重慶了。”

“是,我也這麼想過。”如果清廷傾力修築保寧——重慶防線,打造保寧——重慶勁旅的話,收益最大的當然是李國英這些地方的清軍文武官員。鄧名道:“不過袁將軍應該對李國英也有所瞭解,雖然他肯定有私心,但並不是個被私心壓倒,完全不顧大局的人,不然也不會把王明德等人的俘虜都用牛換回去了;我和李國英、趙良棟交戰時,如果他們不是在危急關頭互相信任、齊心協力,清軍絕對沒法那麼容易脫身的。”

袁宗第也和李國英交手過多次,知道李國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